河湟谷地人勤春來早

青海日報實習記者 石成硯

2021年03月03日09:34  來源:青海日報
 

農民施肥。青海日報實習記者 石成硯 攝

人勤春來早。2月20日,記者來到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一片艷陽天裡,中川鄉紅崖村村民王壽福正和鄰居搭伴結伙在農田裡忙活春耕播種。

正當記者詫異為何要將小麥種子和肥料顆粒直接混合撒在眼前干硬的土地上時,隻見王壽福和鄰居一人操作一台旋耕機、一人控制一台平地機,兩人似滑雪般在長方形農田上耕播起來。

旋耕機駛過,旋轉的刀片讓土層下帶有濕氣的深色鬆軟土壤“重見天日”,並將剛剛干硬的白色土塊打碎,連同種子和肥料打入土層深處﹔平地機緊跟其后,將剛剛被“折騰”得凹凸不平的耕地“打磨”得平平整整。兩人一邊干活一邊大聲喧聊,歡聲笑語間,眼前的農田便完成春播前的准備任務。

看到記者從眼前的場景中得到“答案”,一旁的村黨支部書記李海生說:“不僅如此,旋耕機還能將土壤中的草根拔除,達到除草的作用,可以說是一舉三得。兩台設備同時合作運轉,最大程度上實現農田土壤保墒。”

“以前,人工播種,這麼一片地,一家三口人能干上一整天。現在咱們村每家每戶都有了這樣的農機具,一個人一天完成半公頃地的播種任務都不是問題。”王壽福說。

另一邊正在播種大豆的村民王佔英說:“縣、鄉黨政部門為我們送來種子、肥料以及地膜,幾乎不用再掏錢購置農資,安心出力種田就行。今年玉米漲價了,我還要在地裡多種上些玉米掙錢哩!”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現在正是春播好時節,我們得抓緊時間開播。”在中川鄉民主村,喬得元正和同村村民一起為過冬田地除膜施肥。

過去,貧困戶喬得元家被兒子難以醫治的腦瘤拖入“因病致貧”的困境,和村裡許多人一樣,喬得元和妻子在外打工補貼家用。“大量勞動力外出務工導致耕地撂荒,大片大片的耕地上荒草長得和人一樣高,自然長出的柳樹和榆樹的樹干都有手指粗。”村黨支部書記喬維棟回憶。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看著被撂荒,喬維棟深感可惜。2020年,在縣、鄉有關部門幫助下,民主村發展村集體經濟,成立農業生產合作社,優先雇用建檔立卡貧困戶,流轉並整治撂荒地近15公頃,種植耐旱花椒及金絲皇菊,並發揮農民智慧,在花椒地、菊花地裡套種桃樹,高效率利用耕地,雙管齊下實現土地增產、農民增收。

“同時,上級有關部門正在沿河地帶砌石牆安裝石籠,解決了一直以來困擾村子的水土流失問題,有效護住了耕地。”喬維棟說。

隨著民主村告別傳統小農散戶生產模式,迎來合作社規模化種植,被推舉為合作社負責人的喬得元2020年獲益頗豐。

“我把自家的土地都加入到合作社中,騰出手來養牛,一年下來種地工資3萬元,賣牛掙了2萬元,我家借此實現脫貧,成為‘脫貧光榮戶’,政府還獎勵給我一輛三輪摩托車呢!”說這話時,正在田間施肥的喬得元臉上挂著笑容。

同樣的場景,在海東市樂都區高店鎮上楊家村上演:此時,當地富硒紫皮大蒜地裡一派繁忙,站在田埂上,村裡的老黨員樊文慶說起有“奔頭”的好日子感慨萬千:“感謝黨的惠農、強農政策,現在年輕人把蒜種好之后外出打工去了,剩下我們這些老人照顧地裡的作物,經濟來源渠道多樣,收入一年比一年好,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作為青海省農業大市的海東,緊抓糧食穩定增產、農民持續增收這一目標,圍繞“六穩六保”任務,聚焦糧食安全生產為中心、全力夯實種子生產和耕地保護兩個基本點戰略部署,不斷加大對全市撂荒地整治力度,要求對撂荒地加強組織領導,落實鄉鎮、村社責任,對撂荒地地塊實行建檔立卡,應種盡種,確保撂荒地、歇地復墾復種。同時,鼓勵推進土地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並在政策上給予傾斜、項目上給予扶持,切實加強農業農村綜合生產能力建設。

春播時節,為確保農民端牢飯碗,海東市農業部門提前准備,確保各類農資質量安全和有序供應,不斷加大相關技術培訓和政策宣傳力度,積極引導廣大農戶轉變思路,調整種植結構,大力推廣新技術,引進新品種,積極採取打土、鎮壓、增施農家肥等保墒措施,抓緊搶鋪1.4萬公頃覆膜,進一步鞏固和擴大訂單農業面積,並聯合供銷、水利、金融、氣象等部門,多措並舉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為新一年農業生產保駕護航,積極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一年之計在於春,河湟大地上,由東到西,從南至北,一幅幅農民春季搶耕搶種的美好畫卷正在田間地頭徐徐展開,又是一年好收成可期可待。

(責編:劉沛然、陳明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