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孫金龍 黃潤秋

2021年03月03日09:2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了我國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作出了應對變局、開辟新局的頂層設計,在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具有全局性、歷史性意義。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必須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准確把握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對生態環境保護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提供支撐保障。

  准確把握新發展階段,科學定位和謀劃“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把“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將“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作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之一,這為新發展階段進一步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目標指引。

  不斷鞏固“十三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下,經過全社會共同努力,“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生態環境9項約束性指標和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圓滿完成,重污染天數明顯減少,飲用水安全得到保障,城市黑臭水體基本消除,農用地和城市建設用地土壤環境風險管控有效,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提升,核與輻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為實現“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和2035年遠景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切實增強“十四五”時期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戰略定力。當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總體上尚未根本緩解,最突出的是“三個沒有根本改變”,即以重化工為主的產業結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和以公路貨運為主的運輸結構沒有根本改變,生態環境事件多發頻發的高風險態勢沒有根本改變,污染排放和生態破壞的嚴峻形勢沒有根本改變,生態環保任重道遠。要立足新發展階段,找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定位,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科學謀劃和完成“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目標任務。

  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繼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發展理念是一個系統的理論體系,回答了關於發展的目的、動力、方式、路徑等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闡明了我們黨關於發展的政治立場、價值導向、發展模式、發展道路等重大政治問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重大舉措。當前,污染防治工作中還存在“五個不夠”的問題:思想認識不夠深,部分地區上馬高耗能、高排放項目沖動強烈﹔改善水平不夠高,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總體上還處於中低水平上的提升﹔工作成效不夠穩,城市空氣質量總體仍未擺脫“氣象影響型”等﹔涉及領域不夠寬,需要將治理重點逐步拓展到應對氣候變化等更廣泛的領域﹔治理范圍不夠廣,環境治理向縣級市、鄉鎮、農村地區擴展延伸勢在必行。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要加大力度、延伸深度、拓寬廣度,繼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把“實現減污降碳協同效應”作為總要求。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與常規污染物排放具有同根、同源、同過程的特點。我國高碳的能源結構、高耗能的產業結構,決定了降碳與減污之間可以產生很強的協同效應。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有利於推動經濟結構綠色轉型、推動污染源頭治理、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減緩氣候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要把降碳擺在更加突出、優先的位置,對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一體考核,制定實施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從嚴從緊從實控制“兩高”項目上馬。

  牢牢把握“精准、科學、依法治污”的工作方針。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錨定精准治污的要害、夯實科學治污的基礎、增強依法治污的保障。在精准治污方面,做到問題、時間、區域、對象、措施“五個精准”﹔在科學治污方面,遵循客觀規律,強化對環境問題成因機理及時空和內在演變規律研究,科學安排任務量和時序進度﹔在依法治污方面,堅持依法行政、依法推進、依法保護,以法律武器治理環境污染,用法治力量保護生態環境。

  始終堅持系統觀念。圍繞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目標,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突出標本兼治。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流域系統性出發,追根溯源、系統施策、靶向治療,更加注重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強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種生態要素協同治理。統籌發展與安全,強化核與輻射安全監管,有效防范化解生態環境領域安全風險,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保護的支撐保障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的一項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任務,需要從全局高度准確把握和積極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對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支撐保障作用。近年來,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不斷加大,帶動環保領域投資大幅增加,環保產業迅猛發展,日益成為新的重要綠色經濟增長點。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既能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又能助力增添綠色發展動能、擴大國內需求、促進生態經濟良性循環,推動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著力構建生態環境保護支撐保障體系。努力拓寬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和區域范圍,推動污水、垃圾處理處置設施等生態環境治理設施有序有效向縣城、鄉鎮、農村地區延伸,著手考慮開展新污染物監測評估與治理,催生新業態新技術新裝備。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保護的引導、優化和促進作用,做好對相關規劃、項目的支持服務,支撐保障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堅持優化服務與嚴格監管並重,聚焦企業關切,積極服務“六穩”“六保”工作,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推動形成“大環保格局”。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推進排污權、碳排放權等市場化交易,建立健全穩定的財政資金投入機制和“誰污染、誰付費”的市場化投入機制。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加快形成導向清晰、決策科學、執行有力、激勵有效、多元參與、良性互動的“大環保”格局,實現從“要我環保”到“我要環保”的根本轉變。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須立足“兩個大局”,心懷“國之大者”,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不斷提高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戰略眼光、專業水平,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加強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領導,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

  (作者分別為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生態環境部部長)

(責編:楊啟紅、陳明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