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新生活 共筑小康夢

劉 偉

2021年01月19日09:39  來源:青海日報
 

  

班彥村村民搬進新居,實現“富裕幸福”。青海日報記者 王偉才 李娜 攝

  易地搬遷是解決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途徑。“十三五”期間,青海省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最大程度釋放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紅利,取得了顯著成效。截止到2019年底,全省5.2萬戶20萬農牧民群眾全部實現搬遷入住。

  2020年9月,國家發改委對我省易地扶貧搬遷及后續扶持工作開展了實地抽查核查,給予了“各項工作總體符合國家相關政策要求,‘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取得決定性成效”的評價。廣大干部群眾感恩黨和國家的扶貧好政策,進一步增強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勁頭。

  挪窮窩,打造幸福家園

  曾幾何時,這些村最大難題就是看病難、上學難、出行難,而如今,村委會、衛生室、幼兒園、超市、活動中心等公共設施一應俱全,這是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北川鄉7個村易地搬遷后的真實寫照。

  “北川鄉的窮是出了名的,可即使這樣,很多貧困戶當初都不願搬遷,為了打消群眾害怕搬遷的顧慮,這些年各級政府下大力氣建設搬遷戶保障性住房,並不斷完善基礎配套設施,一筆筆真金白銀的投入,見証著我們扎實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打好脫貧攻堅這場硬仗的決心。”回憶起這段艱難歷程,北山鄉黨委書記范承東依然緊鎖眉頭。

  范承東說道,為了實現一年搬遷入戶、兩年定居創收的目標,北川鄉一方面爭取省、市產業扶持資金,發展馬鈴薯、藥材等特色種植業,另一方面打造勞務輸出品牌,激發搬遷群眾內生動力,全力保障搬遷群眾真正安家落戶。

  據介紹,2017年,民和縣決定對該鄉7個村1455戶4939人實施整體易地搬遷到縣城史納、老城、川垣片區,其中,對集中安置的近40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建房資金採取搬遷群眾每戶自籌不超過1萬元,剩余部分政府全額補助﹔同步搬遷的非建檔立卡戶政府補助每戶4.5萬元建房資金,集中安置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由政府統一配套建設。

  走進川口鎮史納安置小區,一排排嶄新的樓房立在其中,不時傳來陣陣歡聲笑語,呈現出一派和諧、幸福的場景。

  據悉,在易地搬遷項目實施中,全省各地堅持以集中安置為主,因人因戶因地分類搬遷,多元安置,同步推進搬遷群眾生存環境與貧困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此舉有效解決了用地難題,充分調動了搬遷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西寧、海東兩市瞄准干旱山區、地質災害區,堅持應搬盡搬的原則,把1.87萬戶6.72萬人挪出了窮窩,其中5個鄉鎮63個村整鄉整村搬遷,70%安置到縣城,16%安置到鄉鎮,14%安置到中心村﹔

  玉樹、果洛、黃南等六州29個市縣採取多點集中,強化配套,打破鄉村界線,向最宜居地方、最易配套地方搬遷,使2.97萬戶11.27萬人搬遷安置到縣城規劃區,集中解決了住房難的問題。

  搬出大山,住上新房,曾是久居偏遠貧困地區群眾多年的心願。幾年來,在全省各級黨委政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這一願望終於實現。

  興產業,擴寬增收渠道

  易地扶貧搬遷不僅僅是換了一個生存環境,更重要的是拔掉窮根,從此走上脫貧致富路。

  搬得出問題解決后,能不能穩得住是關鍵,直接關系到脫貧攻堅戰的成敗。幾年來,各地區因地制宜,綜合施策,攻堅克難,全力推進搬遷戶產業培育、就業幫扶等各項工作,真正讓貧困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為了妥善解決好貧困群眾后續生產生活問題,全省38個縣(市、區)每縣投入財政扶貧資金1500萬元,建設了扶貧產業園,擔負貧困戶就業培訓、特色農畜產品加工銷售和吸引商貿型企業入駐,解決就業崗位8000余個,就業人員月工資2000元以上﹔

  所有貧困村投入財政扶貧資金200萬元,非貧困村投入財政扶貧資金100萬元,發展村集體經濟。村集體經濟收入用於開發村級公益性崗位,安排建檔立卡搬遷戶家庭勞動力4542個,年戶均增收2萬元﹔

  按照農區人均5400元、牧區人均6400元的標准,對所有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搬遷戶同步安排到戶扶貧產業資金,由搬遷群眾自主選擇發展特色種養業、小型加工業等,促進搬遷群眾增收﹔

  對建檔立卡搬遷戶中有勞動能力和培訓意願的勞動力開展餐飲、駕駛、電商等技能培訓,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截止到2020年7月底,共培訓建檔立卡搬遷群眾4.66萬人次,就業率達到60%,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在此過程中,各地區通過發展生態旅游、建設扶貧產業園、開發公益崗位、開展技能培訓轉移就業等舉措,實現多產業、全覆蓋。

  在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德吉村,搬遷群眾依托依山傍水的環境優勢,開辦農家樂、經營當地美食,擴寬增收渠道,收入從2017年的人均3258元增長至2020年的1.3萬元。近年來,德吉村先后被評為“中國最美休閑鄉村” “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全國重點旅游村”等多項稱號。

  群眾樂有所居,產業興旺,鄉村呈現出一幅宜居宜業、美麗富饒的圖畫,這是我省易地搬遷工程最好的詮釋。

  感黨恩, 守護綠水青山

  “以前,全家人擠在帳篷裡過冬,做飯取暖都要燒牛糞,現在家家有暖氣,用水也不再牛拉馬馱,小區裡還有幼兒園、超市,干什麼都方便。”遠在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日吸格安置點,易地搬遷讓牧民索南仁青充滿自豪和感激。

  日吸格安置點位於巴曲河畔,共建設有12棟安居樓,戶均80平方米,總投資2.19億元。安置點建成后,來自玉樹市轄的8個鄉鎮47個村的600戶2360名牧民群眾告別山大溝深的高寒牧區,生活發生了質的改變。

  索南仁青說,搬到了新家收入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比以前多了,現在除了禁牧補貼,政府每月都會發放生態管護員工資,再加上每年挖虫草的收入,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在日吸格安置點,像索南仁青一樣的牧民比比皆是,易地搬遷后,他們不僅成為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的參與者,也是生態保護政策最大的受益者。

  2019年底,果洛藏族自治州達日縣465戶牧民群眾陸續搬進了位於縣城的安置點,實現多年向往的新房夢,不少人通過參加政府組織的挖掘機培訓,有了相對穩定的收入。

  作為三江源重要的生態功能區,達日縣在易地搬遷工作中,將1960戶7979人集中搬遷到自然環境相對較好、交通等基礎設施便利的縣城或鄉村居住,全縣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得到全面解決。

  易地搬遷,讓昔日逐水草而居的牧民看到了出路和希望,更加堅定了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如今,不論在城鎮還是農牧區,幾乎家家都懸挂著領袖像,感恩共產黨已成為群眾共識。

  據了解,為了有效恢復三江源地區生態,青海省對三江源地區紅線區域內的牧戶進行生態移民搬遷,通過設置生態管護員公益崗位,有效推動了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工作。

  與此同時,扎實推進拆舊復墾(復綠)工作,目前,全省48472戶搬遷戶拆舊復墾(復綠)工作全面完成,不少因承載人口過多而使生態環境受到損害的貧困地區恢復了“綠水青山”。

  短短幾年時間,從貧瘠、干涸的土地到新房、新環境,無數喜遷新居的貧困群眾,正邁著鏗鏘步伐,踏上小康的征程。

(責編:劉沛然、陳明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