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轄區百姓安寧 打造“楓橋式公安派出所”

2021年01月14日10:37  來源:青海日報
 

民警向轄區群眾宣傳安全知識。

民警向群眾發放安全知識宣傳手冊。

向轄區群眾介紹“警民聯系牌”。

向轄區群眾宣傳防范詐騙案件相關知識。 西寧市公安局城西分局供圖

  轄區各類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發案率逐年下降,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逐年上升,群眾求助辦事民警一次辦好、群眾發生矛盾民警苦口婆心勸說和解……

  近年來,西寧市城西公安分局彭家寨派出所聚焦“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工作目標,堅持黨建引領,實化警務舉措,破解治安頑疾,探索出了一條“組織聯建、科技引領、治安聯防”的基層治理新路,使轄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黨建引領

  鑄魂“紅色楓橋”

  “自從咱們分局推出‘1+N’黨建聯盟模式以來,政府、社區、公安形成了合力,黨建統領的政治優勢非常明顯。現在整體的服務能力、服務效率明顯提升。”楊家寨社區黨支部書記丁軍德說。

  彭家寨派出所黨支部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全力促進黨務、警務、服務深度融合,抓重點、強弱項、補短板,帶動多元共治,夯實群眾基礎,探索打造了紅色楓橋新模式。

  “1+N”黨建聯盟激活黨建“朋友圈”。彭家寨派出所黨支部通過和轄區各社區(村)黨支部結成黨建聯盟中心,組建了紅袖標網格員、110文明宣傳隊、警民魚水群、警城聯勤先鋒隊、“連心”調解室、民警熱線等多個治安防控單元,打造了“1+N”黨建聯盟,“黨建力量”在基層治理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實現了“基礎牢、出事少、治安好、黨和人民滿意”的工作目標。

  “從‘社區民警’變為‘穿警服的社區副書記’,最大的好處是能為老百姓提供一站式服務,不讓老百姓跑第二次腿。走到百姓身邊,走進百姓心裡,從‘局外人’變成‘家裡人’,從‘守田人’變成‘種田人’。”西寧市公安局彭家寨派出所民警冀軍謀深有感觸地說。

  “穿警服的社區副書記”化身基層治理“領頭雁”。社會治理,創新在基層,活力在基層。讓社區民警以社區黨組織副書記的身份加入到社區黨組織中,全面參與黨建工作和社區事務管理決策,為實現多元化化解矛盾、全時空守護平安、零距離服務群眾奠定了堅實基礎。目前,彭家寨派出所已有3名民警擔任社區副書記,幫助群眾解決困難20余件。並以社區警務室為依托,實現了信息採集、糾紛化解、便民服務等社區警務工作一站式辦理。

  同時,為夯實基層基礎建設,切實掌握轄區群眾的實際情況,彭家寨派出所以“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為載體,扎實開展入戶走訪工作,“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把過去“群眾找警察”變成現在的“警察找群眾”,將粗放式服務變成精細化服務,實現與群眾的“零距離”溝通,樹立了新時代公安民警形象。

  科技賦能

  搭建“智慧楓橋”

  彭家寨派出所轄區面積28平方公裡、人口約5.7萬,派出所現有管區民警3人,人均管轄人口超過2萬人,人員結構復雜、治安管理難度很大,如何用有限的警力,確保轄區的穩定,成為擺在城西公安分局黨委面前的一道難題。“向科技要警力,用數據強戰力。”是西寧市城西公安給出的答案。

  2020年8月,西寧市城西公安分局戶政服務中心新增戶籍辦理“網上預約”、“三維碼”兩項新功能,為群眾開辟了網上服務新渠道,有效減緩了大廳排隊等候群眾的人數,提高了戶政辦理工作效率,讓群眾辦理業務時少跑腿,受到了一致好評。

  智慧安防是群眾最可靠的“站崗人”。創新與發展,是“楓橋經驗”的活力之本、力量之源。2019年,在楊家寨小區建成青海省首個智慧安防小區,通過人臉識別、車輛識別、高空拋物監測和視頻周界前端感知等設備,圍繞小區織起了一張安全防護的“天羅地網”,實現了“人進留影、車進留牌、機進留痕、秒級響應”,對“人、車、事、物”等社會治安要素做到了實時跟蹤、全域管控,不但節省了警力,更讓小區更安全、更智能。建成以來轄區刑事案件同比下降50%,治安案件同比下降45.4%。

  楊家寨小區居民丁生滿說,“自從這個智慧小區建成以來,我們進小區都是人臉識別,不是我們小區的人根本進不來,感覺特別安全,現在出租房子,租金都比以前漲了不少嘞。”

  “三維碼”科技讓便民舉措實現“零距離”。“三維碼”是一種高安全性、高辨識度、高智能的新興科技成果,通過將“三維碼”融入警務工作,群眾通過手機掃碼就可以安全、高效、立體的實現預約辦事、線索舉報、政策咨詢、危難求助、防范建議等多項功能,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目前共投放“三維碼民警指示牌”25個,發放宣傳彩頁一萬余份,通過三維碼快速辦理業務7000余件,切實把為民服務的“窗口”前移到了群眾家門口,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后一米”。

  深耕社區

  精雕“為民楓橋”

  彭家寨派出所轄區有17個小區、12個行政村、2個社區,是西寧市流動人口最多、求助警情最多的派出所之一,緊鄰海湖新區商業中心,構建全時空管控體系、提升管控能力尤為重要。

  “警格融入網格”畫出基層治理“同心圓”。服務群眾、發動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是“楓橋經驗”始終不變的內在靈魂。彭家寨派出所堅持“矛盾不上交,矛盾在基層化解”的新時代“楓橋經驗”工作理念,從源頭上預防,化解了矛盾糾紛,促進了社區融合,實現了社區發展。同時,積極探索多元化矛盾糾紛化解新模式,設立社區調解室,通過吸納綜治隊員、志願者、物管等網格力量,及時掌握矛盾糾紛,多級聯動,前置干預,努力做到防范在先、發現在早、處置在小,努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

  截至目前,共搭建25個治理網格、100名網格員開展社區治理,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分析轄區發案情況,針對性開展民生服務,提升動態管控能力,偵破案件10余起,並開展防詐、防騙、防毒等宣傳60余場,現場處置各類突發案事件百余起。

  2020年8月5日,彭家寨派出所輔警井啟榮、網格員劉某在巡邏中發現某公司門口聚集了20余人,其中有人攜帶橫幅,井啟榮立即介入調解,並即刻聯系了民警副書記冀軍謀,在民警和網格員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以前村裡人有了矛盾糾紛,經常導致小問題演變成大矛盾,現在有矛盾就可以及時找民警、社區的同志來調解,很多小矛盾、小問題都能在第一時間解決。”火東村居民張啟福說。

  從劍拔弩張到握手言和,從針鋒相對到相互諒解,在彭家寨派出所的調解室內經常上演著這樣的“反轉劇”。

  “三級聯排聯調”調出鄰裡和諧“一家親”。將矛盾糾紛消弭在源頭、化解在基層,是“楓橋經驗”成功的法寶。彭家寨派出所建立派出所、街鎮、村社三級聯排聯調工作機制,採取“庭所對接”“民調入所”“律師進所”等舉措,廣泛排查影響社會安全穩定的矛盾糾紛,先后深入轄區1000余個家庭、200余家商戶、單位,幫扶危難群眾70余人,調解矛盾糾紛89起,調解率達100%。

  “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扎實推進‘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工作,探索形成更加符合轄區實際的社區警務新模式,促進‘楓橋經驗’在轄區內全面推行,開花結果,回應人民群眾新的期盼,更好地守護好轄區群眾的人身和財產安全,為建設新青海貢獻力量。”西寧市城西公安分局彭家寨派出所所長王斌說。

 

(責編:楊啟紅、陳明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