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法”激活村集體經濟

2020年11月24日09:45  來源:青海日報
 

分紅現場,喜氣洋洋。通訊員 祁組軒 攝

  初冬,暖陽高照,牧草金黃,牛羊肥壯。

  11月17日,“峨祁公路”28.8公裡處,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峨堡鎮白石崖村黨員活動室裡,鄉鎮黨員干部、各民族群眾歡聚一堂。活動室裡擺放著一摞摞紅色的牌匾、一張張金色的獎狀,一條條潔白的哈達,一派其樂融融的喜慶景象。牆上“白石崖村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2020年度分紅暨總結大會”紅底白字的橫幅顯得格外耀眼。

  “你能分到多少?”“還不知道,應該不少吧。”……等待分紅的群眾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互相寒暄著。

  “今年我們合作社收入達到300多萬元,比去年增加了近4倍。最主要的是,專業合作社也給村集體經濟分了2萬多元的紅利,自從村集體經濟‘五分法’實行以來,我們村集體經濟有了牛羊養殖,還有了沙棘果汁廠,另外加上鋪面、商貿樓、舞馬城的分紅,今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了20多萬元。現在,我們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白石崖村第一書記秦海榛在分紅現場高興地說。

  白石崖村是個典型的牧業村,2009年白石崖村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成立以后,受思路不寬、動力不足、缺乏帶頭人等問題困擾,發展一直處於停滯狀態。

  在秦海榛的努力下,在村兩委的大力支持下,確定了“發展畜牧業為主,附屬產業為輔”的發展模式,採取“破而后立”的方式對合作社股民進行了重新分股,43戶牧戶將自家牧場牲畜、草原作價入股,提升了牧民群眾入股的積極性,才有了白石崖村不斷發展壯大的村集體經濟。

  “我給合作社放牧牛羊一年有4萬多元的工資,每年還能拿到分紅,今天的好日子全靠黨的好政策。”脫貧戶東知布雙手接過那份屬於自己的紅利后激動不已。

  “還不止這些呢!”剛領到8萬元紅利的陳建雲接過話茬說:“村裡還為我們繳納了水費、電費、新農合和新農保,感謝黨!”

  隨著村集體經濟“破零復壯”,收益也是水漲船高。最新數據顯示,全縣45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突破10萬元,實現收益3003.87萬元。

  如何才能科學合理的釋放村集體經濟的紅利,祁連縣經過長期摸索實踐,聚焦靶心、精准發力,積極實行以“產業發展”“公共民生”“公益事業”“村民紅利”和“村干部補貼”為主的村集體經濟收益分配“五分法”,推動村集體經濟健康有序發展,增強農牧區基層黨組織服務和凝聚群眾功能。

  “原來村集體經濟產生的收益成了我們的‘老大難’,怎麼分、分多少,拿捏不准、把握不清,自從有了‘五分法’,一切難題都迎刃而解了,徹底釋放了村集體經濟紅利。”白石崖村黨支部書記卡拉高興地說。

  “以前村集體經濟效益分配是‘四分法’,在今年的10月份進行了進一步完善后形成了‘五分法’。”祁連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進一步解釋“五分法”:將收益的40%用於村集體經濟后續產業擴大再生產,20%作為村民當年分紅收入,15%用於繳納農牧民新農保、新農合、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救助貧困家庭﹔15%用於村道養護、文化活動等村級公益事業,10%用於村干部補貼。

  黨風正,民心齊,使用管理有杆秤。“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帶領群眾共同助推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讓村集體經濟發展成果惠及廣大村民。”該負責人介紹:“收益資金使用的公開透明、公平公正是前提和保証。”

  “大到幾十萬元,小到幾角,村集體經濟收支情況村民們都了如指掌,感覺很有保障,對村干部的態度也由誤會、懷疑變成了信任和理解,大家參與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積極性更高了!”陳建雲對此感觸頗深。

 

(責編:馬建輝、陳明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