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廣闊應用前景 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一批航天科技成果精彩亮相(創新故事)

本報記者 劉詩瑤

2020年11月02日09:4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應用了衛星太陽能電池的全光譜智能護目鏡,僅用0.1秒就能自主調節鏡片透光率﹔源於航天固體發動機技術、能穿在身上的滑雪防護氣囊,讓運動員第一時間得到有效保護……前不久,在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舉辦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二屆創新創意大賽上,一批前沿航天技術及其民用創新成果精彩亮相。

  大賽共有60項科技成果進入半決賽,涵蓋電子信息、物聯網、新材料、無人系統等領域。最終,新型鋰電池熱失控預警及自動滅火裝置等3個項目獲得金獎,基於無人機邊緣計算平台的有限像素目標識別算法與模型量化技術研究等6個項目獲得銀獎。

  雙手懸空,不需借助任何裝備,屏幕上的無人機隨手勢起伏而變化,手部皮膚還有著明顯的觸感。由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研究發展部帶來的視觸覺融合交互混合現實系統摘得金獎。“系統通過視線追蹤+手勢識別+超聲觸感,用超聲波刺激人體表面皮膚,仿佛觸摸到了鼠標鍵或者操作屏。”一院研究發展部高級工程師陽佳說,這種人機交互新模式,能夠打造視覺觸覺雙重體驗,在航天員模擬訓練、汽車輔助駕駛等領域大有可為。

  “未來,我國航天員或許能利用3D打印技術,在太空中快速制備出航天器維修所用的零部件。”航天科技集團八院149廠研究室主任趙凱介紹,此次獲得銀獎的智能化七軸聯動金屬粉末精密增材制造裝備及其工程化應用項目,實現了3D打印技術新突破,能夠實現鈦合金、高強鋼、高溫合金等高性能金屬材料零件的直接成形,滿足運載火箭、航天器和核電等高端裝備的快速發展需求。

  另外一項銀獎科技成果,脫胎於空間站艙內抗菌防霉研究成果的航天長效抗菌消毒劑產品開發項目,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專家介紹,這種消毒劑能形成一層持久的抗菌高分子膜層,在較長時間內持續殺滅接觸到表面的細菌和病毒。

  作為新興科學技術,太赫茲技術能在成像上實現“明察秋毫”。由航天科技集團九院航天長征火箭技術有限公司研制的太赫茲焦平面陣列成像系統,兼具微波成像系統和紅外成像系統的優勢,具有全天時全天候高分辨率實時成像能力,能夠探測到隱匿物品且對人體無損傷,在智能制造等領域具有優勢。

  此外,航天科技集團八院上海航天控制技術研究所打造的智慧河道一體化監測雲平台,實現河道日常巡檢、突發污染溯源和快速處理﹔樂凱華光印刷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納米銀線透明導電膜,具有高透光率、更好的導電和導熱性等,在柔性顯示器等領域頗受歡迎……參賽的一系列航天科技成果都展示出了廣闊的應用前景,已與多家企業、投融資機構探索合作。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保華表示,要以市場為導向牽引創新和轉化工作,建立能夠應對市場環境變化的創新發展和開放合作機制,增強產業發展后勁。還要用好各類資源,加強協同合作,加強與地方政府、投融資機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溝通協作,推進航天科技成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責編:劉沛然、陳明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