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糧食豐收已成定局,農業農村投資快速回升

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向好穩中有進(經濟聚焦)

本報記者 郁靜嫻

2020年10月28日09:0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前三季度,農業農村經濟保持持續向好、穩中有進的態勢。農業生產形勢較好,糧食豐收已成定局,預計產量達到歷史最好水平﹔農民收入形勢逐季好轉,農民就業渠道不斷拓寬,鄉村產業實現增收。“三農”壓艙石作用更加凸顯,為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撐。

  近日,農業農村部就今年前三季度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召開新聞發布會。目前,糧食豐收已成定局,預計產量達到歷史最好水平﹔第一產業增加值48123億元,同比增長2.3%﹔農民收入12297元,同比增長1.6%。

  “前三季度,農業農村經濟保持了持續向好、穩中有進的態勢,‘三農’壓艙石作用更加凸顯,為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撐。”農業農村部總經濟師、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表示。

  農業生產形勢較好,全年糧食豐收已成定局

  金秋十月,稻谷飄香,今年農業豐收來之不易。農業生產形勢較好,成為國民經濟運行的突出亮點。

  全年糧食再獲豐收,品種結構進一步優化。魏百剛介紹,今年夏糧、早稻已經豐收到手,分別比上年增加24.2億斤和20.6億斤,特別是早稻面積扭轉了連續7年下滑勢頭。秋糧收獲接近八成,豐收已成定局。預計全年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將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種植結構持續優化,優質專用小麥面積佔比達到35.8%,優質稻谷面積進一步擴大,大豆面積預計連續5年增加。

  農業綠色發展扎實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75%,提前一年實現既定目標﹔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面積達到4600萬畝,超過年度目標600萬畝﹔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高,綠色優質農產品供應明顯增加,前三季度抽檢合格率均保持在97%以上,穩定在較高水平。

  長江禁捕退捕取得階段性成效。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已累計處置漁船8.4萬艘、退出漁民17.97萬人,基本完成退捕任務﹔退捕漁民落實社會保障16.87萬人,佔核定任務量的93.32%﹔轉產就業11.84萬人,佔需轉產就業人數的93.57%﹔清理取締涉漁“三無”船舶2.45萬艘、違規網具17.51萬張,為明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實行10年禁漁打下堅實基礎。

  在做好秋收的同時,秋冬種已經全面展開。最新農情調度顯示,全國冬小麥播種進度已經近六成,比去年同期快了3個百分點,冬油菜播種過四成。“今年秋種的地區大部分墒情適宜,比較有利於秋冬種順利開展。”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劉莉華說。

  農民收入形勢逐季好轉,實際增速由負轉正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對農民增收產生了較大影響,目前收入形勢如何?“總的看,隨著農民就業渠道有效拓寬,農業豐產又增收,農民收入形勢逐季好轉。”魏百剛說。前三季度,農民收入增速由負轉正,達到12297元,實際增長1.6%,高於GDP增速0.9個百分點,高於城鎮居民增速1.9個百分點。

  一方面,拓寬農民就業渠道。

  ——對外出就業的農民工,及時發布用工信息,開展專場招聘,組織“點對點”“一站式”直達運送服務,確保安全有序返崗務工。第三季度末,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達到了1.79億人,比二季度增加了200萬人﹔月均收入4035元,同比增長2.1%。

  ——對留鄉返鄉農民工,加大就業創業支持力度,落實一次性創業政策,開展就業創業培訓,擴大以工代賑規模,增設公益性崗位等。目前,返鄉留鄉農民工已基本實現就近就地穩定就業或靈活就業。

  另一方面,著力促進鄉村產業增收。

  ——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引導擴大優質專用小麥、水稻生產,推廣訂單生產﹔大力發展代種代耕、統防統治等生產托管服務,農業社會化服務面積超過15億畝次﹔建立產銷對接平台,力爭實現農產品優質優價。

  ——加快恢復鄉村產業。目前,農產品加工業已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預計前三季度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實現營業收入超過10萬億元。農家樂、餐飲民宿等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項目全面開放,農業農村部和文化旅游部聯合推薦的1000條鄉村休閑旅游線路,“十一”期間成為城鄉居民賞秋出游的打卡地。農產品線上銷售保持了兩位數增長,預計前三季度網絡零售額超過3000億元。

  前三季度,貧困地區農民收入增速繼續高於全國農村居民平均水平。魏百剛介紹,832個貧困縣目前累計實施產業扶貧項目超過100萬個,建成各類產業扶貧基地超過30萬個,每個貧困縣都形成了2—3個特色鮮明的扶貧主導產業,72%的貧困戶與新型經營主體建立了利益聯結關系,產業扶貧已成為覆蓋面最廣、帶動貧困人口最多、取得成效最大的扶貧舉措。

  “去年農民收入突破1.6萬元,提前一年實現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今年隻要農民收入保持正增長,就能鞏固住這個目標。”魏百剛表示,距年底還有將近3個月,為了進一步鞏固好農民增收的好勢頭,接下來將落實好中晚稻收購政策,強化產銷銜接,搶抓窗口期增加務工收入,並配合人社部門做好歲末年尾農民工欠薪督察等方面工作,讓辛苦了一年的農民工能夠及時足額拿到收入,高高興興回家過年。

  農業農村投資快速回升,基礎設施補短板加快推進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領域任務繁重。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和《政府工作報告》對“三農”工作作出全面部署。魏百剛介紹,對此,農業農村部年初專門研究制定印發了全年重點工作部署實施意見,確定了37項重點工作,目前進展順利,很多項已基本完成。

  今年7月,農業農村部等7部委印發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政策文件,明確了11個補短板重點領域。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調整完善土地出讓收入使用范圍優先支持鄉村振興的意見》,要求到“十四五”期末地方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業農村比例達到50%以上。

  一系列高含金量政策的推動下,農業農村投資快速回升,基礎設施補短板加快推進。各地加大地方政府債券用於“三農”領域的支持力度,重點支持高標准農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現代農業產業園、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等。1—8月份累計支持發行債券1084億元。在各方面政策和重大項目拉動下,前三季度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1653億元,同比增長14.5%,連續4個月實現正增長,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6.7個百分點。

  “接下來,要繼續強化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魏百剛介紹,對標今年硬任務,高標准農田建設全年要確保完成8000萬畝﹔全面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目標任務,分類有序推進農村改廁,統籌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提升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水平,確保實現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達到95%,大型規模養殖場達到100%。同時,還要支持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建設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提升農產品產地商品化處理水平。

(責編:劉沛然、陳明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