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援青,江源人民不會忘記

2020年10月27日09:48  來源:青海日報
 

北京市參與援建的玉樹州囊謙縣人民醫院。

江蘇援建的興海縣安多民俗文化村。資料圖片

浙江省援建的德令哈市產業園。青海日報記者 蘇烽 攝。

天津市援建的同仁市保安鎮蔬菜種植基地。青海日報記者 公保安加 攝

從第一批援青干部踏上千裡之外的雪域高原,傾其智、勞其力、盡其責、解其囊,攜手青海各族兒女謀劃東西部協同發展嶄新藍圖,到一批接著一批的援青扶貧項目在青落地,不遺余力地助推青海扶貧提檔升級,在基礎設施建設、民生改善、脫貧攻堅、生態建設等多個領域貢獻了源源不竭的智慧和力量。

對口援建 改善民生

青海作為西部偏遠落后地區,民生基礎底子薄,如何打破區域間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問題?如何在打贏脫貧攻堅這場全民戰役中發揮對口援青優勢?十年間竭力耕植於青海貧困地區的各項扶貧探索和實踐,給出了滿意的答卷。

走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的街頭巷尾,帶有“浙江援建”字樣的立牌頻繁出現在市州醫院、圖書館、科技館、街道服務中心等基層公共服務建筑物上,援建,讓這裡的交通、醫療、公共衛生、文化等基礎設施邁上了一個台階。

自浙江省對口援建海西州以來,累計投入到民生領域的項目資金達4.98億元,89個涉及各族貧困群眾安居、飲水、教育、醫療等的各類民生項目持續實施跟進,既改善了當地群眾生活生產水平,還鋪就了以民生改善為基石的援青扶貧芬芳路徑。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茫曲鎮氈匠村,江蘇省揚州市援建的村級綜合服務中心十分醒目。活動中心寬敞明亮,休閑廣場平整開闊,村民們茶余飯后的生活也因為援建而變得多姿多彩。

“原來村裡的道路不平整,經常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多虧了援青干部的幫扶,現在村裡的道路又寬又平,村民們的房屋也修得嶄新。”說起村裡的變化,氈匠村黨支部書記張全令話語裡滿是感謝。

在定點幫扶中,揚州市援青干部對氈匠村實施了村級環境綜合整治,不僅改變了當地村容村貌,還通過幫扶指導讓氈匠村從落后村轉變為先進村,極大地改善了村民們的人居環境。

中流擊水,奮楫者進。一方面是援青扶貧在民生改善方面一磚一瓦的綿綿之力,另一方面是不斷加大投入建設力度,造福貧困群眾的久久之功。

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從資金、項目、就業等多方面綜合發力、多管齊下,山東省同樣把助力海北藏族自治州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對口援建的首要任務。

據資料顯示,山東省累計投入1.41億元,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及游牧民定居項目,改善農牧民生活條件﹔投入4944萬元,改擴建州縣級醫院和鄉鎮衛生院﹔在眾多援青扶貧項目中民生改善這一內容同樣佔著很大的比重,民生改善項目的實施也成為脫貧攻堅中開山定土的“利器”。

打通脈絡 激發后勁

援青工作的根本任務就是要促使東西部地區協調發展,而“援青+扶貧”更是把對口援建青海工作的錨點拋向了一個幫助青海各族貧困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最直接、最現實、最迫切的具象當中,這就好比把“好鋼”用在“刀刃”上,從而能解決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

位於門源回族自治縣泉口鎮旱台村浩門河邊的門源縣冷水魚育苗基地是山東援建項目,於2018年8月建成,2019年11月23日,該基地舉行了魚苗簽約發售儀式,首批62萬尾虹鱒魚苗順利上市。

門源縣冷水魚項目由山東省援青干部牽線搭橋,依托上海海洋大學的技術支撐,借鑒西藏、新疆冷水魚養殖經驗,2017年7月正式開工建設,2018年12月試運營,2019年11月首次對外銷售魚苗。目前,基地繁育冷水魚苗達180萬尾,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依托兩地漁業、種植業、畜牧業等優勢資源,投入2300萬元,建成了3500平方米的冷水魚繁殖和育苗基地,結合海洋產業優勢推進冷水魚陸海接續養殖,構建連通魯青兩省產業協作的鏈條,實現了當年簽訂協議,當年竣工放苗,當年扶貧見效。”援青干部、門源縣委副書記衛瑋介紹。

如果說援青扶貧工作中的民生改善部分為強基固本的階段,那麼像門源縣冷水魚育苗基地建設這樣生動的實例則是援青扶貧工作向更深層次邁進的“風向標”,用推進項目建設和優勢互補產業發展打通了周身脈絡,激發了后勁。

樂都富硒黑蒜、平安金絲黃菊、民和電商車間、互助卓扎灘旅游、化隆民族服飾加工、循化乙日亥花海……在海東市,隨著無錫市對口援建“1+6+18+N”合作機制的形成,各類優勢產業憑借援建幫扶這一“東風”,如雨后春筍般競相綻放。

如今,在無錫市幫扶資金的援助下,海東市已有67個特色產業基地在當地農牧業產業發展中獨佔鰲頭,僅在2016年-2019年期間累計幫扶資金就達5.03億元,海東市和無錫市在項目實施和產業發展中全方位、深層次、多領域的合作機制,改變了當地以農業為群眾增收產業的單一格局,拓展出以特色產業多元發展的攜手奔小康新模式。

這樣一來,援青結對幫扶不再只是單方面的輸入項目和資金,而是將雙方的優勢因素統籌兼顧,打破了過去僅靠“輸血”來扶持當地產業發展的困境,開拓了一個援建方和受援地雙方聯動,共拓扶貧產業高效發展的新局面。

牽線搭橋 對接產銷

在格爾木市,一項助力當地農牧業增效、農牧民增收“特色農牧產業扶持”的項目正帶動扶持當地10家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目前,扶持的10家本土企業在全國各地開辟直營點、代理店75家,參加國內外展銷會35次,有效地擴大了產品品牌知名度,拓展了各平台市場銷售渠道,累計銷售額已達16300萬元。

這一項目先是通過整合600萬元的援青資金來撬動企業快速發展,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鞏固提升農牧民增收能力,而后依托浙江市場眾多、商貿發達、電子商務先行等優勢,援青干部積極牽線搭橋,拓展了特色農畜產品的營銷渠道,促進產銷對接,直接帶動農戶5500余戶收益。

脫貧攻堅中孕育出新的發展機遇,才能創造出適合時代的援青扶貧新航路。

黃南藏族自治州地處青甘川三省交界地區,集西部地區、高原地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的特征於一體,貧窮落后是黃南的基本州情。為進一步解決制約黃南發展的短板問題,實現兩地商品的相互流通,援青干部出謀劃策,在天津、西寧分別建立了青海省特色產品銷售中心。

今年7月份,7輛滿載著農副扶貧產品的貨車從同仁市駛向天津,黃南州價值近1000萬元的黃果梨制品、有機牛羊肉、羊毛被等特色農畜產品再次亮相天津,開啟了開放交流、合作共贏的援青扶貧新篇章。

據此前報道,由天津援建的“天津·黃南”生態農牧業科技示范園項目中,探索了葡萄、冬棗樹、平菇等農業科技的實驗種植,並多次組織黃南州企業赴天津參加“津洽會”“食博會”等活動,建立了黃南州特色產品的內外銷渠道。

自對口援青以來,在中央各部委、央企及各兄弟省市大力支持下,以自身優勢為依托,提升發展質量和幫扶效率,建立健全結對幫扶長效機制,以要素和項目建設為杠杆,變“輸血”為“造血”,援青工作取得階段性、歷史性成效。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當前,青海的發展格局邁入新的節點,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而十年結成的援青厚誼,正在鞏固脫貧成果,在推進全面小康建設的波瀾進程中持續發力。

(青海日報記者 蘇烽 執筆,尹耀增 洪玉杰 陳俊 陸廣濤 王菲菲 劉偉參與報道)

(責編:劉沛然、陳明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