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一村一品”奏響產業興旺“交響曲”

咸文靜 張多鈞 孫海玲

2020年10月26日09:39  來源:青海日報
 

中藏藥材種植成為新街回族鄉村民致富的新產業。

在豐收的田野裡,菜農難掩收獲的喜悅。

新街回族鄉新街村村民馬德忠和家人正在制作特色醬菜。

“大蔥馬尕文”,新街回族鄉老虎口村的一塊金字招牌。 青海日報記者 黃靈燕 攝

  本報記者 咸文靜 張多鈞 孫海玲

  豐收的田野,一條寬闊的柏油路在鋪展,道路兩側,農民忙碌的身影隨處可見。

  這裡是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新街回族鄉,幾年間,新街鄉立足“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產業基礎,按照特色化發展、區域化布局、標准化生產、規模化種植的思路加快轉型升級,綠色蔬菜產業持續快速發展,成為當地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

  最近,幾乎每隔幾天,鄉黨委副書記、鄉長馬林圃和幾個干部就會到地裡來看看,跟種植大戶聊聊蒜苗的產量,跟萵筍地裡務工的老鄉算算一天的收入……這個秋天,“一村一品”奏響的產業興旺“交響曲”讓他的心中蕩漾起新的激情:“要繼續扶持農業發展,培育壯大特色產業,通過打造區域化品牌建設、形成集約化生產的發展格局,使蔬菜種植成為鄉村產業振興、帶動農戶增收的重要支柱。”

  第一樂章:蒜苗

  種蒜苗?

  幾年前,鄉上決定調整種植思路時,魚山村不少村民覺得意外。這也難怪,祖祖輩輩種小麥、油菜,改種蒜苗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

  思路的轉變緣於專業的檢測。之前,經過多方調研對比,發現魚山村無論是氣候還是土壤條件,都適宜蒜苗生長。此外,作為新街鄉海拔最高的一個村,多少年來,魚山村有糧食幾乎沒熟透過。

  “收好的菜籽拿去榨油,顏色都是綠的。”眼瞅著群眾靠種地吃不飽肚子,2012年,馬林圃做通了村上十七八個黨員干部的思想工作,你2畝(1畝約等於0.067公頃)、我5分……大大小小加一起,一共種了3.33公頃蒜苗。豐收時節,平均畝產達到了5000公斤。相較於過去,一畝土地的收入增加數千元。

  第二年村上的七名干部帶頭成立合作社,種植面積一下子擴大到12公頃。緊接著,27公頃、40公頃……幾年下來,曾經發展墊底的魚山村靠著小小的蒜苗一躍成為全鄉發展的佼佼者,被認定為第八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

  “我在這兒種蒜苗三年了,今年種了2公頃,平均畝產5000公斤。”來自西寧的李富軍有20多年的種菜經驗。幾年前,聽說魚山村蒜苗豐收的消息后,他果斷把握機遇,在魚山村種起了蒜苗。雖然今年畝產沒有多大提升,但相比去年,蒜苗市場價格翻了好幾番,他的收入也跟著水漲船高。

  “我這些蒜苗主要銷往甘肅,去年1公斤蒜苗能賣0.8元,今年上3元了。”看著眼前綠油油的蒜苗,李老板喜上眉梢。

  今年51歲的張得菊是村裡較早種植蒜苗的人。家裡地不多,可蒜苗行情越來越好,給她帶來了另外一條增收渠道——種植老板流轉土地后,給像她這樣的留守婦女提供了務工機會。

  “我家種的蒜苗已經賣出去了,賣了2萬多元。”張得菊一邊麻利地將剛拔出來的蒜苗捆好,一邊笑著說:“在這兒干活是按小時發工資,一天能掙80元左右。”

  從蒜苗產業受益的不僅僅是魚山村的村民。

  看到喇永明時,他正開著拖拉機把蒜苗從地頭拉到路邊。60多歲的喇永明家住不遠處的藏蓋村,看到魚山村鄉親靠蒜苗發了家,他也動了心。

  “我今年隻種了1畝,收了5000多公斤。誰知道行情這麼好,虧了虧了!我都在這兒干了好幾天了,一天咋說也能掙100元。”老喇拍了拍大腿,笑著打趣道。

  第二樂章:萵筍

  正值豐收時節。吃過早飯,上卡力崗村的山秀蓮就連忙出門了。最近,她的工作是去地裡採收萵筍,一天下來能有上百元的收入。

  站在地邊放眼望去,一株株青翠欲滴的萵筍把整片土地染得綠意濃濃。收購萵筍的車輛停靠在路邊,等待裝貨。去葉、打捆……按照分工,山秀蓮和幾個姐妹一起把萵筍碼在一邊。忙碌之余,她和記者“碼了碼”自己的收獲。

  山秀蓮家住上卡力崗村。前些年,一家六口靠種地維持生計。后來,家裡的地全部流轉給了外來老板種植萵筍,兒子兒媳外出打工,她在家照顧小孫子。

  “今年我從四月份出來干活,鋤草、打藥……反正每個月都有活干。工資也有保障,月底結清,從不拖欠。”家門口就能掙錢對於山秀蓮來說是件特別好的事情,“除了掙點零花錢,每天跟這幾個老姐妹在一起心情好得很!”

  山秀蓮的老家有272戶889人。因為地處偏僻,交通不便,那些年,村民大都以種地為生。有些人家人多地多,但糧食產量不高。苦大、收入少。收成不好的時候,買化肥都得貸款。

  “2012年,村上成立了合作社,種了幾年洋芋。因為銷路不暢,虧了不少,我們也漸漸沒了興頭。”村黨支部書記魏錄璋回憶道:“2015年,通過實施高原美麗鄉村,村裡基礎設施得到了很大提升。村民開始外出務工,收入來源一下子變多了。”

  2017年開始,陸續有不少來自甘肅、河南等地的老板到村上流轉土地種植萵筍。原來,萵筍喜冷涼,怕高溫,需要光照充足。而這裡的氣候、土壤條件恰恰合適。試種成功后,種植面積一年年擴大了。

  “今年,村裡的萵筍種植面積達到54公頃,其中,我們合作社跟外地老板合種了27公頃。對方負責種植、技術指導,我們組織村民到地裡務工。一年算下來,少說也有上百人能在家門口掙錢。”魏錄璋說。

  地還是那塊地,可如今上卡力崗村地裡的收入卻翻了幾番。種植萵筍成功后,人們的思路一下子活躍起來,除了萵筍,村裡還種了33公頃的中藥材。

  “2015年,村民收入不足3000元,如今已經翻了一番。”村委會主任孫錄俊說。

  第三樂章:大蔥

  在不少行家眼中,“大蔥馬尕文”是一塊金字招牌,買大蔥找他總沒錯。“馬尕文”本名馬忠良,是地地道道的老虎口村人。他跟蔬菜的“交情”,少說也有20年。

  原來一直在西寧、貴德做些蔬菜批發的買賣。時間一長,馬忠良漸漸摸出些門道,這裡的氣候、土壤適合種植大蔥,相比其他地方的產品,口感好、品質佳,運到張掖等地,供不應求。

  一來二去,馬忠良動了自己種菜的念頭。可看別人種容易,自己動起手來一缺經驗二缺技術。2016年,流轉了上百畝耕地的他一下子賠了47萬元。

  正發愁,政府的學習機會就找上門來,先后幾次去山東壽光等地“取經”。有人教技術,自己懂銷售。心裡石頭落地,馬忠良又去銀行貸了款,一頭“扎”進地裡。

  經過幾年摸索,馬忠良逐漸適應了從銷售到種植的身份轉變,種植模式也變得專業起來。

  “就拿種植大蔥來說,需要大量的人工作業,勞動強度大不說,工作效率非常低,10多個工人一天隻能種一畝地。一算賬,人工成本太高。”

  去年,馬忠良在當地農牧部門的指導下,從山東購買了一套設備。就拿收獲來說,大蔥深埋地中,要用勁去挖,還要鬆土,不然就把蔥拔斷了,僅“鬆土”這個環節就十分費時,所以往年要從七月初一直干到十一月。如今,有了機器一個月就能完成。

  隨著政府推廣力度的不斷加大,馬忠良這“一畝三分地”的知名度越來越高。

  “今年大蔥收成好,價格也不錯。在外地市場上,我的大蔥能比其他地方的大蔥多賣好幾毛錢。”同樣,作為產業帶頭人,他的種植基地給不少村民提供了穩定的就業機會。

  忙著操作大蔥收割機來回作業的馬忠龍是基地的務工者之一。記者看到,隨著機器的駛過,一排排大蔥順勢翻出土,倒在一側,可以輕鬆把蔥拔出來。不遠處的操作台上,他的媳婦韓玉梅正跟其他工人一起將剛剛挖出的大蔥捆扎、裝車。

  “我家的地都流轉給了馬老板,現在我們兩口子在他這打工,照顧家裡的老人孩子十分方便,一年下來能有5到6萬元的收入。”

(責編:甘海瓊、陳明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