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智慧生活和產業升級提供可能

2020年10月19日09:35  來源:青海日報
 

被譽為“城市大腦”的西寧市城市運行管理指揮中心。

海南大數據產業園內正在進行實時監測的工作人員。

正在和機器人進行直播帶貨的工作人員。

海南大數據產業園內的主機室。青海日報記者 鐘倩 攝

  劉女士的一天從智能音箱播放的早間新聞開始,今天要去醫院,而早在昨天,劉女士就在網上挂好了號,孩子也已經開始了網上的視頻課程……

  這是一個普通市民的生活場景,更是數字經濟風起雲涌的一個小小縮影,折射出在互聯網激蕩中騰飛的經濟,以及在數字經濟浪潮席卷下奔向美好未來的社會。

  近年來,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5G、區塊鏈等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有力推動著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也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

  新城市:數字中樞,賦能現代化治理

  王軍是一名負責西寧市城中區配送的外賣員。一大早,王軍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他告訴記者,自己每天大約能配送40單左右,其中非餐飲類的訂單佔據2成左右。“早上有送菜的單子,晚上的話,送藥的比較多。碰上七夕等節日,送花的單子就多起來了。”王軍戲稱,“現在‘萬物皆可送’,早幾年干外賣,隻用跑飯館,現在啥類型的店都去過咯!”

  隨著移動終端的不斷普及,更多的生活場景被帶到線上,年初疫情的爆發更是讓線上生活服務業得到了最大限度地發揮。人們在手機上買藥、買菜、在線挂號、上網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集成融合,進一步滿足了百姓需求,也成為服務業的發展趨勢。

  與此同時,數字技術也帶來了社會治理的深刻變革,通過數據上雲,各級黨委政府的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初步形成了“用數據決策、用數據服務、用數據管理”的公共管理與服務機制,社會治理更加科學化、精准化、高效化。

  用數據決策,國家稅務總局青海省稅務局運用稅收大數據開展企業復工復產情況分析,建立稅收大數據分析應用機制,形成“業務需求—數據採集—分析挖掘—成果應用”有機鏈條,推出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日報、周報,及時將收入分析成果上報,為當地政府決策提供參考。

  用數據服務,西寧市城市運行管理指揮中心依托5萬路視頻探頭,對市容環境、市政建設、公交出租、人員密集場所、重點節會、疫情防控等開展文明城市巡查和實時監控抓拍,對發現的問題第一時間反饋行業部門和縣區政府處理,並跟進辦理結果,讓城市大腦的“眼睛”發揮看得見的作用。

  用數據管理,疫情期間,青海城市數字化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大數據賦能不斷提升效率。“健康碼”的設立把個人健康、出行情況等信息結合起來,讓疫情風險管控有“碼”可依。

  種種跡象表明,數字經濟正在引領公共服務管理全面轉型,“智慧城市”建設正在不斷提速。

  新商業:數字雲端,助企業開拓市場

  在位於互助扶貧產業園的青海素隆姑文化旅游產業開發有限公司,48名繡娘正在車間裡一針一線趕制著中藏藥香囊,他們手中的香囊將在未來一個月裡飛向全國乃至世界各地。

  青繡是青海省重要的文化遺產,電商直播則給了青繡一個走出去的大舞台。今年,電商直播等傳播形式集品牌宣傳、展示、交流、銷售於一體,給予了更多青海企業被人熟知的機會,也讓更多特色產品走進了大眾的視野。

  青海素隆姑文化旅游產業開發有限公司作為青繡產業的龍頭企業,輻射帶動海東市青繡手工技藝的繡娘1.5萬余名,其中,長期從事青繡的繡娘2000余名,季節性繡娘7000余名。2019年,加工青繡產品及手工制品60余萬件,銷售收入達1200萬元,其中,通過淘寶直播“網紅”薇婭在線推銷青繡產品,銷售額達712萬元。

  除了青繡,同樣獲得世界目光的還有青海省特色農畜產品和生物醫藥產品。

  在青海康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僅去年“雙十一”一天,天貓平台實現四百多萬元的營業額。

  青海康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天貓商城、京東商城、拼多多、雲集、環球捕手等十多家主要線上平台建設旗艦店。與此同時,還積極拓展社群營銷新領域,在抖音、快手、微信等平台開展視頻直播業務,目前各平台產品銷售正在穩健起步。在這個互聯網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更多的企業積極擁抱互聯網時代,開拓網絡營銷業務。

  藏雪茶、青繡、辣椒醬、枸杞……曾經千裡之外的高原大地因為一場場直播、一個個網店變得觸手可及。產品銷路的全面打開也在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數據顯示,自2015年始,全省已有6批44個縣(市、區,含2020年新一輪3個縣)相繼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截至目前,青海省累計建成29個縣級服務中心、233個鄉鎮級電子商務綜合服務站、1464個村級電子商務綜合服務點,實現農畜產品上行價值4億元,帶動縣域就業2827人(含建檔立卡貧困戶1147人),累計幫助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銷售總金額1850.23萬元,實現增收總金額1081.43萬元。

  新會展:雲上洽談,不斷拓寬展會影響力

  5月10日,雲上2020年中國品牌日活動開幕,雲上青海展館同步開館,揭開了青海省雲上辦展的序幕。這不僅是青海省應對疫情影響的全新嘗試,也是更深程度擁抱數字化和智慧化的改革創新。

  掃一掃二維碼便進入了自主導覽界面,參觀者通過一部手機,便可以通過線上虛擬展會頁面所呈現的產品照片、描述、視頻等豐富的媒介信息逛展會,買特產。數字技術突破了時間和地域限制,讓更多的人都可以參與到展會中來。

  雲上辦展不是將線下的展示“平移”,而是通過模式創新,融合多種展示、交流形式,全面提升展會的影響力。

  在今年7月23日開幕的第二十一屆中國·青海綠色發展投資貿易洽談會首次將青洽會搬到了“雲”上。青洽會期間,在線直播觀眾觀看總數突破1600萬人次,真正實現了民眾與青洽會的同頻共振﹔青洽會“雲簽約”直播間,涉及基礎設施建設、生態保護、新能源新材料、特色農牧產品、特色文化旅游等行業的17個項目簽約代表通過網絡連接實時登錄雲平台,逐次有序完成網上簽約,簽約項目計劃總投資額達83.2億元。

  9月5日正式上線的網上青海生態(產業)博覽會暨藏毯展利用最新的3D建模與720度全景漫游技術,生態(產業)網上博覽會創建了一個全天候的虛擬展覽環境。

  “我們公司每年要參加很多博覽會,但是線上參會今年是第一次嘗試,線上參展集品牌宣傳、展示、交流、銷售於一體,不僅為企業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也大大節約了企業籌備的成本。”青海五三六九生態牧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陸愛卿說。

  隨著數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智慧會展”正在提供一種全新的體驗模式。高效利用和匹配資源,節約成本和時間,改進會展服務,提高商務洽談的明確性、效率、靈活性和響應速度。在這背后,是青海在以更加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擁抱產業變革的新浪潮。

 

(責編:劉沛然、陳明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