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滄江源揚帆起 脫貧增收展新航

陸廣濤 金玥彤

2020年10月13日09:54  來源:青海日報
 

  “離天最近的地方,瀾滄江從這裡流向遠方﹔濕地最深的地方,長江之水從這裡流向華夏……”這裡是擁有“瀾滄江第一縣”“長江南源第一縣”“冬虫夏草第一縣”“雪豹之鄉”等美譽的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

  雜多縣全縣平均海拔4290米,年平均氣溫零下2攝氏度,在這裡幾乎沒有四季之分,隻有冷暖之別,一年當中,寒冷的季節長達8——9個月。這裡也是我國首個國家公園三江源地區的誕生地。另一方面,雜多縣又是一個集高寒、邊遠、貧困、發展滯后等情況於一身的國定貧困縣和集中連片貧困地區,是全省貧困發生率最高、貧困程度最深、脫貧難度最大的地區之一。

  2015年底,雜多縣精准識別貧困人口5137戶15206人,貧困發生率為22.06%。脫貧攻堅的責任艱巨繁重。

  面對這樣的貧困狀況,雜多縣對照路線圖、任務書、時間表,脫貧攻堅工作從“大水漫灌”走向“精准滴灌”,採取了扶“志”與扶“智”相結合,走出了一條具有雜多特色的精准脫貧之路。

  條條政策,讓民生項目落地生根﹔一項項舉措,讓貧困村實現蝶變﹔一串串數字背后,是一張張貧困戶的笑臉……如今,在瀾滄江源最美好的時節,雜多與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路上邁出了鏗鏘步伐,正可謂“瀾滄江源揚帆起、 脫貧增收展新航。”

  興生態

  保護和脫貧攻堅有效銜接

  37歲的才仁尼瑪是昂賽鄉熱青村二社的村民,所在的村子地處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內,同時他也是瀾滄江源園區昂賽地區的一名生態管護巡查員。自從成為生態管護員后,才仁尼瑪辭去了為放牧的工作,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保護這片生他養他的熱土地,此后的生活也漸漸和周邊的生態環境緊密地聯結在了一起。

  “以前靠幫人放牧和國家發放的草原獎勵補貼過日子,全家一年的收入不足1萬元。自從有了這份工作,我每年有了2.18萬元的固定收入,我們家也實現了脫貧。”才仁尼瑪高興地說。

  2018年,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管委會開展了的生態體驗游。從第一次接待游客到現在,才仁尼瑪帶著游客翻過高山,跨過溪流,穿過草地,拍攝到了許多珍貴的動植物,而他的收入也在不斷提高。僅去年接待游客的收入就達到了2萬多元。

  “由政府搭台,牧民參與的自然生態體驗項目,不僅富裕了當地群眾,也讓村子發展起來,目前生態體驗項目45%的收入交到村裡,作為村集體經濟發展,向導收入的10%作為村裡的環境保護資金。”瀾滄江源園區管委會規劃財務部部長慕永紅說。

  作為一個生態資源豐富、生態地位舉足輕重的高原生態重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雜多、綠色發展”是雜多發展的必由之路。雜多縣既“堅持生態保護第一原則”,也推進生態保護和脫貧攻堅有效銜接。不僅在園區內的7752戶特別是344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生態管護員實現了“一戶一崗”全覆蓋,還為園區外460戶貧困戶每戶安排了一名生態公益性管護崗位,戶均年增收2萬多元,生態紅利進一步釋放。

  此外,以“綠色感恩、生態報國”理念激發了群眾生態保護自覺,推動廣大牧民群眾護生態、愛環境習慣的養成。與此同時,探索實施了牧民生態監測、全域化自然體驗,“人獸沖突”保險、雪豹自然觀察等。實施環境教育“六進”“垃圾換文具”“小手拉大手”等環保活動,培育了生態文化和生態道德。率先推進垃圾分類減量無害化處理模式,在城區實現了“垃圾不落地,出門就分類”。如今一座生態良好、特色突出、設施完善、宜居宜業”的新牧區形象逐步呈現。

  興產業

  發展和脫貧攻堅合理布局

  坐落在青海省雜多縣瀾滄江畔的首個集餐飲、休閑、住宿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態園——瀾滄江源生態園裡,來往的游客應接不暇。這個生態園以用工、分紅方式帶動扶持周邊7個貧困村的1368戶5805人增收致富,項目收益后,戶均年增收可觀。

  “經過一段培訓后,我找到了一份工作,現在每個月有1800元的工資,工作干得好還會有提成,免費吃住,我也沒有后顧之憂了。”來自扎青鄉地青村20歲的扎巴江才因家庭貧困,高中畢業后面臨失學,在當地扶貧部門的幫助下,他接受了酒店服務培訓,現已成功在生態園從事前台管理一職。

  據悉,雜多縣大力發展畜牧業、餐飲扶貧產業園、冬虫夏草、本地特色手工藝品、商貿綜合市場、物流中心等六個產業,成立雜多縣扶貧開發投資管理公司,通過建設專業性扶貧產業園區,實行統一規劃、統一經營、統一分配的扶貧投資收益模式。

  雜多縣五大產業所有項目總投資為11446.87萬元。這個產業發展“孵化基地”是典型的組織化、規模化、標准化、產業化的園區經濟體系群,採取“政府搭台、企業唱戲、群眾增收”的運作模式,通過整合優勢資源為貧困戶服務,充分發揮企業的帶動能力和輻射能力,形成“產業園區+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建檔立卡戶”的發展鏈條,一方面為雜多縣產業轉型升級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建檔立卡貧困戶與企業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增加了貧困戶的收入,形成了產業助推精准扶貧的良好局面。

  “如今,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三江源生態保護、以及各項精准扶貧政策的多重政策疊加,對於雜多來說迎來了致富奔小康的最佳時機。”

  雜多縣的縣委書記才旦周介紹,地處瀾滄江源頭的雜多縣擁有虫草、畜牧業、少數民族特色手工藝品等眾多資源優勢,縣委縣政府將全力開展集中連片“造血式”扶貧。

  產業脫貧,精准選擇產業是關鍵。雜多縣緊緊圍繞自身優勢、尋找綠水青山的“變金術”,在提質增效原有畜牧產業的同時,精准定位施策,合理規劃產業布局,繪好產業藍圖讓扶貧攻堅的產業真正接上了“地氣”,同時也把貧困群眾帶上了富民的“順風車”。

  新站位

  民生和脫貧攻堅更加完善

  幾年來,雜多縣堅持“兩不愁、三保障”,強化問題導向,建立健全機制,緊盯脫貧目標,繪制路線圖,瞄准曝光點,打好組合拳,按照堅定走“黨建引領、政策保障、基礎先行、產業支撐”的精准脫貧攻堅路子,在“精准滴灌”中,從實際出發,找到脫貧致富的“金點子”。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路上雜多縣自上而下凝聚了“惠民生”的共識,在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后,聚力齊心,從解決各族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為基本原則,以民生為強勁動力,將脫貧工作用新的眼光和站位用心詮釋。

  統籌社會保障,做好政策兜底,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不折不扣落實國家各項惠民政策,城鄉基本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基本覆蓋,社會保障體制持續完善,持續提高群眾兜底保障水平。

  雜多縣將“一區域中心城鎮,多節點特色小鎮”的新型城鎮化布局穩步推進。實施危舊房改造、棚戶區改造,“10.17”災后恢復、公租房、易地搬遷等項目,使得困難群眾的住房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住房質量進一步提升。現在,陸續實施的易地搬遷擴面建設和水、電、暖、管理用房等配套項目,打造出了雜多縣設計最合理、環境最優美、配套最完善的小區。

  雜多縣把低保、特困人員等貧困人員全部納入到醫療救助重點范圍,實行貧困戶“雙簽約”服務機制,對建檔立卡大病、慢性病患者進行救助,重點救助對象在定點醫院住院發生的費用,實行政策減免、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醫療保險報銷。切實解決貧困戶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難題。

  這些年,雜多縣全面落實教育扶貧政策,持續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以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填平補齊和控輟保學工作為契機,新建了16所幼兒園,為學前教育奠定基礎﹔籌資100萬元建立了高中及大學階段貧困學生基金,強化保學能力,有力實現了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百分之百的入學率。

  現如今,雜多縣堅持“生態雜多、綠色發展”理念,走“生態旅游強縣”之路,把生態文化旅游業當作全縣戰略性產業來培育和發展,全力支持建立瀾滄江——湄公河旅游城市合作聯盟,在旅游資源共享、旅游市場共拓、旅游信息互通、旅游客源互送等方面積極作為、深化合作。

  “一直以來,雜多縣一系列惠及民生的利好政策,凸顯了黨和政府的責任和擔當。我們要站在群眾的角度上考慮問題,同時用新的高度和站位,發揮出民生保障使人民群眾最大程度共享社會發展的利好,享受不斷完善和健全的基本公共服務,讓真正的小康生活融入到人民群眾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之中。”雜多縣縣委書記才旦周說。

  坐落在雜多縣吉乃灘的易地搬遷住宅小區——牧人希望之家,20幢藏式風格的三層小樓鱗次櫛比,在午后的陽光下溫暖恬靜。據了解,2016年以來,雜多縣投資1.744億元,對全縣711戶3139人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易地搬遷,小區水電暖都齊全,入戶還配備了綜合服務社、文化生活廣場,成立了物業公司,並通過技能培訓,安排貧困戶在縣內八大扶貧產業就業,提升搬遷群眾內生動力,實現貧困戶穩定脫貧。

(責編:甘海瓊、陳明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