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澆灌民族團結之花

——記青海省創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區先進集體中共曲麻萊縣麻多鄉委員會

秦 睿

2020年10月11日09:49  來源:青海日報
 

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麻多鄉,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群山連綿,水草豐美,是“黃河源頭第一鄉”。這裡不僅自然風景美如畫,還繪就了一幅民族團結進步的栩栩畫卷。

“我們鄉有扎日加、郭洋、巴顏3個行政村,總人口5896人,人說不上多,但是群眾居住分散,服務半徑比較大,盡管如此,多年來,我們對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始終沒有懈怠過,民族團結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麻多鄉黨委書記羅鬆扎西的話語裡有一份自信。

這份自信來自於腳踏實地的工作。羅鬆扎西介紹,從去年到今年,麻多鄉黨委結合以往經驗重新研究工作方法,制定了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實施方案,建立了創建工作一把手負責制、分管領導負責制,責任更加明確、工作更加具體,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及時有序推進,形成工作合力,就是麻多鄉取得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成效的重要法寶,在今年青海省表彰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時,麻多鄉黨委名列其中。

“要說起經驗,我們首先注重宣傳教育,因為隻有深化群眾認識、加深群眾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認同感,才能為民族團結打牢思想基礎。”羅鬆扎西說起工作經驗來頭頭是道。

在麻多鄉給群眾發放的民族團結進步宣傳冊上,用漢藏兩種文字書寫著文成公主進藏的歷史佳話,拿在手裡閱讀的德吉卓瑪告訴記者:“各民族團結起來才能好,民族團結不容易呀,各民族之間有感情,我們要珍惜。”隻有懂得這份不易,才會備加珍惜手足親情。如今,“民族團結是福”的觀念在麻多鄉群眾心裡深深烙印。

為了使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宣傳更加貼近群眾、貼近基層、貼近生活,麻多鄉認准了宣傳要接地氣和多樣化。舉行知識競賽、為少數民族貧困群眾捐款獻愛心、自創自編民族團結內容的文藝節目等等,活動豐富多彩、群眾喜聞樂見。還進行了民族團結進步“小手拉大手”行動,在中小學舉辦班會和講座,讓青少年對民族團結的歷史和傳統有更多認識,再回家講給父母聽,讓父母和孩子在思想上共同成長。

不僅有宣傳教育,更有身體力行。麻多鄉黨員干部用實際行動讓牧民群眾深切感受到黨和國家對他們的真心關懷,在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過程中,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民族團結一家親,互相幫助、互相和睦才能生活得更幸福。

在過去,麻多鄉到曲麻萊縣城隻有一條土路,遇到雨季,土路遭雨水沖刷泥水泛濫,通行艱難,甚至中斷。為了解決群眾出行難問題,麻多鄉黨委政府機關黨員及三村支部所有黨員自發帶頭,群眾參與,修建了55公裡從鄉鎮到縣城的公路,如今有了平坦大道,群眾心裡也舒坦了。

“群眾的事情看似小,辦好一件件‘小事’就是我們的大事。”羅鬆扎西頗有心得。

在麻多鄉精准扶貧工作中,黨員干部結對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除了捐贈物資,還資助建設扶貧工廠,解決貧困戶就業問題。如今麻多鄉及所轄三村655戶貧困戶、2219人全部脫貧摘帽。

達哇扎西是麻多鄉牧民,說起黨員干部給予的幫助來充滿感慨:“災后重建的時候,黨員給我們蓋了免費的房子,建了好多太陽能板讓我們免費用電,這兩年又送給我們牛和馬,我們現在擁有的都是黨給的,我們感恩黨和國家,無論是藏族還是其他民族,我們都屬於祖國大家庭,一家人就要團結,團結就是力量。”話語朴實卻有深意,道出的是“三個離不開”的深入人心。

近年來,麻多鄉把“思穩定,促發展”寫進了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主題中。羅鬆扎西說:“當前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正處於很好的發展時期,有很多發展機會,隻有發展才能進一步鞏固民族團結進步的果實。”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是當地干部群眾不斷強化的共識,民族團結增強了干部群眾的家園感,也激發了干部群眾努力奮斗建設家園的心志。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筑牢民族團結的生命線,各族群眾就有安居樂業的力量和希望。

(責編:馬建輝、馬盛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