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牛”富一鄉

孫海玲 咸文靜

2020年09月21日11:07  來源:青海日報
 

1(6011105)-20200921092742.jpg

黃牛讓茫拉鄉走上致富路。

7(6011092)-20200921092838.JPG

周太加在放牧。

4(6011098)-20200921092856.jpg

收割青儲飼料。 茫拉鄉政府供圖

6(6011094)-20200921092816.jpg

擠牛奶。

5(6011096)-20200921092757.jpg

和村民們聊聊“牛”日子(右二為上洛哇村黨支部書記卓瑪本)。圖片除署名外,均由青海日報記者 孫海玲 攝

  夕陽西下,暮色濃濃。

  “哞哞哞……”隨著一聲聲深沉的牛叫聲,洛巴將牧歸的牛群趕進了牛棚。

  “白天去草場上上學,晚上放學回家啦。”洛巴開玩笑地說,自己家的這些牛每天早晨要趕到草場上去吃草,傍晚時再趕回牛棚,就跟學生娃上學一樣。

  洛巴是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茫拉鄉上洛哇村的村民,幾年前,家裡靠著幾畝庄稼地維持生計。“去年靠著黃牛收入11萬元,我們是趕著黃牛奔小康,日子越過越紅火。”洛巴臉上笑意盈盈。

  洛巴說的這隻牛可不一般,它們身形高大,膘肥體壯,毛色棕黃,大家俗稱“黃牛”,官方名字叫西門塔爾牛,就是這黃牛帶著群眾脫了貧,過上了“牛”日子。

  牛棚前,夕陽下,上洛哇村黨支部書記卓瑪本算了一筆賬,以前村裡靠庄稼吃飯,畝(1畝約為0.067公頃)產青稞約300公斤,1公斤青稞2.4元,大概收入600元,除掉成本,淨賺也就兩三百元錢。

  卓瑪本告訴記者,以前農戶家也養牛,但分散養殖的牛品種不一,賣不上好價錢,2015年,全村年人均收入隻有600多元。2016年,全村開始養殖黃牛,這幾年,村民收入翻了幾番,2019年底,全村年人均收入達到了10500元。說這話時,卓瑪本笑開了花。

  茫拉鄉是一個以農為主、農牧結合的農業鄉,全鄉有13個行政村,總人口7991人,以藏族為主,有4.2萬畝耕地和102萬畝草場,其中禁牧面積51.4萬畝,平均海拔2900米,大部分村庄坐落於茫拉河谷地兩岸。

  沒有產業是茫拉鄉致富路上的“攔路虎”。僅靠在幾畝庄稼地“刨食”,再精耕細作,在地裡“繡花”,也沒有大奔頭。

  怎麼辦?村裡有豐富的天然牧場,因地制宜,養牛!

  依托4.2萬畝耕地和102萬畝天然草場,2016年,按照貴南縣委、縣政府“五個一”精准扶貧模式,實施“一人一牛一人十羊”扶貧到戶產業發展項目,茫拉鄉著力發展“一鄉一品一人一牛”黃牛高效養殖。

  “以‘一人一牛’產業發展為基礎,把培育發展‘一人一牛’黃牛養殖產業作為提升農牧民脫貧增收和鄉村振興的有力保障,按照群眾意願和市場需求,推動耕地、草場、家庭牧場、養殖合作社規模經營、融合推進、抱團發展。”茫拉鄉政府鄉長葉旦才讓介紹。

  “這黃牛到底能賺錢不?”“成本高不高呀?”新產業還沒開始,村民就有了這樣那樣的疑慮,生怕賠了錢。

  “為了說服大家,鄉上足足做了兩個月的宣傳,先是黨員帶頭養殖,看到‘甜頭’后,村民也就慢慢參與進來了。”葉旦才讓說。

  從1頭到10頭,從1家到10家,村干部帶頭,一點點帶動村民養牛。2018年全鄉合作社人均分紅3萬多元,2019年達到4萬多元,預計今年會在5萬余元。

  “剛開始養的時候,按照一人一頭牛的標准購買的,現在,我們家的牛已經發展到了60多頭。”“以前放養靠天吃飯,現在靠規模化科學養殖,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洛巴高興地跟我們嘮起了他的養牛經。

  洛巴沒想到,如今黃牛養殖的行情會這麼好,在政府的幫助下,產業越做越大,效益非常可觀,自己也成為村上的養牛大戶。

  和洛巴一樣,阿巴漢也嘗到了養牛的甜頭,現在每天在牛圈裡忙個不停,論養牛經驗,村子裡誰也比不過他。

  “我也是養的牛多了才有了經驗,之前我養的是當地牛,十個月下來,才長到100公斤左右,賣出的價格不太好,后來了解到黃牛品種好,質量好,價格高,就從甘肅進過來,這一改變還真不錯,十個月就能長到300公斤左右,賣出去的價錢是以前當地牛的兩倍以上。”阿巴漢說。

  都蘭村是茫拉鄉的另一個村,目前全村58戶,246人,牛頭數已經從當初的“一人一牛”發展到了“一人多牛”,全村黃牛養殖數量達到450頭。

  “以前村裡牛羊少,品種也少,有的牛養到七八個月才能賣3000元,現在養黃牛五六個月的小牛犢都能賣1萬多元。”都蘭村從2015年開始,每年向外出售70多頭小牛犢,僅這一項收入就能達到70萬元左右。

  九月的貴南風吹麥浪,豐收的喜悅躍上群眾眉梢。都蘭村的周太加正在草場上放牧,看著牛一天天多起來,打心底裡開心。

  周太加一家五口人,曾是村上的建檔立卡貧困戶,2016年,通過產業扶貧項目,分到了5頭牛,如今,發展到8頭牛,期間他還向外出售了1頭。

  為了方便管理,村裡輪流安排放牧員,一般是誰家有幾頭牛,誰就當幾天放牧員。

  “我們家有8頭牛,所以這次輪到我放牧,我就放8天。”

  “8頭牛等於家裡有10萬元的存款。”村支部書記達保在一旁打趣道。

  眼下,正是黃牛膘情最好的時候,周太加打算趁著中秋國慶再出售一頭,還能賺一筆。

  傳統的養牛模式,不注重草地承載力,不注重草場環境,加劇了生態惡化,養殖的回報率不斷下降。新時代,茫拉鄉如何處理生態和牲畜的問題?

  每年6月至11月各村民小組集中放養,冬春季節採取分戶舍飼圈養的模式﹔

  從封山禁牧、恢復植被入手,大搞植樹造林、綠化家園活動,加強牲畜棚圈、貯草棚、圍欄等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

  按需及時調整農業種植結構,配套種植青稞、豌豆、青貯玉米、燕麥、蠶豆面積達313公頃,佔全鄉水澆地面積的40%,擴大“糧改飼”面積、秸稈回收利用、有機肥還田,實行以農促牧、農牧互補的種養模式﹔

  以家庭牧場、養殖合作社為載體,優化生產布局,黃牛養殖以村民小組集中放養和家庭牧場、養殖合作社、農戶舍飼圈養為主……

  行之有效的辦法保護了草原生態環境,使茫拉河下游河谷兩邊退化植被得以休養生息,木格灘西邊草原退化趨勢得到遏制,全鄉草原生態環境得到逐步恢復和改善,從根本上解決了人草畜三者之間的突出矛盾,實現了生態保護與經濟穩定發展的雙贏。

  2019年底,全鄉黃牛存欄數達6680頭,畜種以本土雜交牛、黑白花奶牛、西門塔爾牛為主,黃牛存欄數比2015年的3500頭,增長90.8%,年產牛犢和出欄收入達2240余萬元,人均收入達2803元。預計2020年全鄉黃牛存欄數達8400余頭。

  黃牛養殖已成為茫拉鄉農牧民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養牛帶火了茫拉鄉上13個村,也帶富了這裡的農牧民。如今的茫拉鄉,路更寬了,環境更美了,村民更自信了,奔小康更有底氣了……

  採訪手記

  “金鑰匙”打開“致富門”

  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車行貴南縣,走到茫拉鄉的時候,河谷兩岸視野逐漸開闊起來,遠處的山上黃牛遍野,處處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靠著這黃牛,我們現在過上了牛日子。”往牛群方向走去的時候,茫拉鄉都蘭村黨支部書記達保笑瞇瞇地說,茫拉鄉多數村地處茫拉河谷地兩岸,曾經靠著土地吃飯,如今靠著黃牛致富。

  要致富,選擇產業是關鍵。茫拉鄉按照縣委、縣政府脫貧攻堅總體工作思路,堅持“社會穩、環境好、生態美、產業優、百姓富”的發展目標,依托耕地和天然草場,通過打造“一鄉一品一人一牛”黃牛高效養殖,帶動全鄉群眾養殖黃牛。

  從剛開始的畏手畏腳不敢養,到后來的黨員帶頭養,再到今天的大家搶著養,茫拉鄉鄉長葉旦才讓告訴記者,發生巨大轉變,還是因為黃牛賣得好。“按照2019年市場價每頭一周歲牛犢可售賣3000至5000元,有的甚至能賣到7000元,養殖黃牛帶來了可觀收入,激發了群眾的積極性,黃牛養殖規模不斷擴大,種草養畜、舍飼圈養的養殖模式初步形成,實現了生態保護和群眾增收雙贏的目標。”

  “採取傳統和現代相融合的方式,才能贏得市場競爭力和規模化發展。”如何處理好養畜和增收關系?科技養畜顯得尤為重要。對此茫拉鄉全面實行養殖業“三統一分”科學管理模式(即統一防疫、統一鑒定、統一調運和分戶養殖),使黃牛養殖“老本行”在科學養殖管理中大顯身手,體現經濟價值,做到了禁牧不減牲畜、禁牧不減收入。

  在產業發展中,茫拉鄉立足自身資源,增強脫貧“造血”功能,用黃牛產業這把“金鑰匙”打開“致富門”,讓群眾生活“牛”起來。不難發現,脫貧致富,產業發展既是金鑰匙、又是保險絲,既是敲門磚,又是加速器。(孫海玲)

(責編:劉沛然、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