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發展引領民族團結進步

 張曉英

2020年09月20日10:06  來源:青海日報
 

熱貢泥塑、青繡“荷包”、花花面食技藝、撒拉族谷物食醋釀造技藝……琳琅滿目的藝術精品讓前來參觀的市民們飽了眼福,漲了見識。

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非遺購物節”青海主會場的活動中,傳統體育、傳統醫藥、傳統戲曲、傳統技藝等民族優秀文化通過線上線下展示展演的方式走進百姓生活,讓老百姓真實地感受到了民族傳統文化帶來的自豪與溫暖。

文化是各族人民的魂魄,文化認同是民族團結的根脈。

青海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千百年來,生活在這片熱土上的各族兒女,相互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創造了河湟文化、康巴文化等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優秀傳統文化,這些優秀的文化是青海寶貴的一筆文化遺產。

黨的十八大以來,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把保護和弘揚各民族文化作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省創建的“根”和“魂”,不斷強化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充分挖掘豐富各民族文化內涵,以推動民族地區文化旅游業發展為抓手,促進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借鑒,不斷增強各族群眾的文化自信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文化遺產保護碩果累累。爭取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補助資金近10億元,省級文物保護專項補助資金一億多元,對塔爾寺等一大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了維修和保護性設施建設,圓滿完成了玉樹地震災后重點文物搶救性保護和修繕。扎實推進藏族文化(玉樹)、熱貢文化、格薩爾文化(果洛)等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設立省級德都蒙古(海西)、土族文化(互助)、循化撒拉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全省世居少數民族地區傳統文化全部得到整體性保護。投入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專項資金4130萬元,實施非遺項目保護。黃南藏族自治州80戶農牧民家庭作為非遺保護傳承示范戶,在北京、上海等地開設200多家熱貢藝術窗口,“非遺”保護利用不僅向外展示了我省優秀的各民族文化,同時也成為了當地農牧民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

對外文化交流活躍,民族文化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堅持“走出去”,全省共開展對外文化交流項目40多批次,組織文化企業赴30個國家進行產品展示、交流,對宣傳青海多民族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先后組織代表團10余批次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文化交流活動,有力促進了國際社會對青海的認識和了解。

優秀文藝作品不斷涌現。近年來,我省相繼推出了《多彩果洛》《拉面哥變奏曲》《喜看班彥新面貌》《青海少數民族金石錄》等一批反映各族群眾生產生活和改革發展的優秀民族文藝作品。原創民族舞劇《唐卡》參加了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獲文華大獎提名劇目。

“草根”文藝團隊也是一支促進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在我省,有100支大美青海文藝輕騎兵,這些民間民族演藝團體活躍在城鄉之間, 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如樂都區南涼古韻藝術團精心編排的音樂走秀《中國中國我為你歌唱》、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都蒙古民歌藝術協會編創的民族舞蹈《媽媽的藍頭巾》等民族文化濃郁的節目深受群眾喜愛。

民族文化來自於民、傳承於民更應使民受益。

過去,“繡品”對於農牧區婦女來說是自用品,而如今,它已走出“家門”走向市場,“繡品”屬性的改變也悄然改變了“繡娘”們的生活。

索南吉是化隆回族自治縣牙什尕鎮盤龍曲麻村的婦聯主席,也是盤龍曲麻村小有名氣的刺繡能人。2020年3月,由牙什尕鎮文化站牽頭,成立了牙什尕鎮刺繡專業合作社,索南吉成了合作社的負責人。索南吉將附近的48位刺繡能人都帶動加入到了合作社,並組織刺繡傳承人專門授課,培訓刺繡能人掌握打造適應市場產品的技能。

同村的張金姐就是合作社的一員,她告訴記者,在家裡還要做一些零碎農活的情況下,做成一雙剁繡成品鞋墊隻要一天,一對成品剁繡枕套也隻需要三天,而一雙剁繡鞋墊能賣55元,一對剁繡枕套能賣300元,“沒想到靠做針線活兒也能掙到錢,老手藝繡出了新生活!”張金姐說。

全縣像這樣的刺繡專業合作社還有16家,像索南吉和張金姐一樣的繡娘有500多名。這些繡娘靠自己的巧手在家門口實現了增收致富。

海東是青藏高原歷史、文化、民族、農牧文明交流交匯交融的沃土,勤勞智慧的河湟兒女創造了絢麗多彩的河湟文明,為孕育和發展民族手工藝產業開辟了肥沃“土壤”。近年來,海東市依托豐厚的民族特色文化,著力打造“青繡”品牌,民間刺繡已成為海東民俗文化和農村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

如互助土族自治縣新建“盤繡園”,搭建“盤繡”產品展示平台,吸引並扶持貧困婦女就業創收,其中金盤繡公司吸納的208戶建檔立卡貧困繡戶直接受益;素隆姑公司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50戶為固定繡戶,輻射帶動全縣1000名繡娘,人均月收入1800元以上。民和銀龍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加強對當地婦女的刺繡技能培訓,吸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就地就業,從業人員人均月收入達到2000元以上。

2018年,我省舉辦了首屆“民族團結進步”刺繡展暨刺繡大賽活動,來自全省各地的近500名民間“繡娘”現場展示藏繡、堆繡、盤繡、蒙繡、河湟刺繡等民族刺繡工藝,現場琳琅滿目,蔚為大觀。

2013年,青海刺繡作品曾榮獲第十一屆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項“山花獎”。青海刺繡以藝術獨具特色,分布地區廣泛,從業人數眾多,已成為中國刺繡在高原綻放的絢麗花朵。

近年來,我省持續推進傳統工藝振興計劃、傳承人群研培計劃,全力推動青海各民族傳統工藝技藝提升。我省挖掘、搜集、整理優秀的民間刺繡藝術,培養優秀刺繡傳承人,推動婦女創業增收,刺繡藝術已成為我省廣大農牧區婦女傳承祖輩留下的手藝,弘揚保護傳統文化,在家增收致富的重要方面,也是展示民族團結進步、特色文化的窗口。

圍繞民族地區文旅產業發展,我省將民族文化的開發利用與旅游業相結合,在注重軟環境建設的同時,積極建設硬件環境,挖掘並提升旅游景點的文化含量,使青海多彩多姿的旅游景觀增添了民族文化魅力。先后確定文旅產業引導項目27個,下達扶持資金4110萬元。協調省內9家戰略合作金融機構,開辟文化旅游企業綠色通道,推出文化旅游企業貸款優惠等個性化舉措。在民族地區設立民族手工藝品加工生產扶貧基地77家,補助資金400萬元,扶持文旅小微企業發展。

文化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以文化為引領,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凝聚起民族團結精氣神,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

(責編:陳明菊、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