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德:黃河谷地果飄香

潘 玲

2020年08月26日09:40  來源:青海日報
 

  觀摩綠肥種植。

  直播營銷。圖/青海日報記者 潘 玲

  黃河自源頭奔流而下,滋養了它流經之處的萬千生民。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地處黃河谷地,上有龍羊峽鎖關,下有鬆巴峽守戶,四面環山,平川開闊,土地肥沃,河水清澈,一片江南水鄉般的秀美景色,素有高原“小江南”之稱,是鑲嵌在青藏高原上一顆綠色的明珠。

  在黃河的滋養下,受益於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貴德縣是生產綠色和有機特色果品的理想場所,自古就被稱為“瓜果之鄉”,其果品發展一直在青海佔據著重要地位。貴德縣果樹栽培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三、四百年前就開始栽培果樹。目前,梨、杏以及其他小雜果得到了迅速發展,品種愈加豐富。

  貴德縣適宜果樹栽培的面積大約有5333.33公頃。能夠解決農用灌溉的海南州重點引調水民生工程——拉西瓦灌溉工程日前通過試運行,隨著它的竣工,約能增加果樹面積3333.33公頃至4000公頃。目前全縣果樹栽培面積約1200公頃,產量700多萬公斤。其中,梨、杏在總果樹栽培面積和產量中所佔比例最大,約佔總面積的60%和總產量的80%,其它雜果200公頃,產量40余萬公斤。

  綠色生產提品質

  7月中旬,國家綠肥產業技術體系西寧綜合試驗站在青海省富禾源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的大櫻桃基地,舉行果園間作綠肥現場觀摩會。與會人員參觀大櫻桃基地20公頃果樹間作綠肥示范區,認真了解綠肥發展模式、試驗示范以及基地建設情況。

  記者在現場看到,綠肥作物越冬毛葉苕子長勢正好,密集的紫色花兒吸引著大群的蜜蜂飛舞其間。

  “種植綠肥,可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和理化性狀,提高土壤自身調節水、肥、氣、熱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作物生長環境,起到培肥地力、保持水土、美化環境等作用,同時綠肥作物還是優質蜜源和飼料。”青海農林科學院土肥所綠肥研究負責人韓梅說。

  近年來,貴德縣積極倡導生態文明,推動農業綠色發展,大力實施化肥減施、耕地質量提升等項目,在施用有機肥的基礎上,種植綠肥。

  “我們果園主要種了二月蘭、越冬毛葉苕子、箭筈豌豆等綠肥作物。效果好得很,尤其是對雜草抑制作用特別強,之前雜草長得比果樹還高,現在沒有這種情況了,省了不少人工除草費用。”青海省富禾源農牧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蓋建會說。

  除了大櫻桃基地,在貴德縣河陰鎮紅柳灘村的苞谷杏種植基地,也種植了綠肥作物,作物已經收割翻壓作為綠肥增強土壤肥力。

  無論是大櫻桃等新品種,還是苞谷杏等貴德縣栽培歷史悠久的傳統果品,都堅持綠色生產,提升果品品質。

  “除了綠肥,我們還施用生物菌劑和羊板糞等,羊板糞是特意到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去拉回來的。種植基地就在黃河邊上,灌溉的是清清黃河水。方圓100公裡范圍內沒有工業,環境無污染。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再加上堅持綠色生產,我們對果品品質非常有信心,消費者一品嘗,就對大櫻桃口感和甜度贊不絕口。”蓋建會告訴記者。

  綠肥是我國傳統農業的精華,它可以實現農業節本增效、增加農民收入。國家綠肥產業技術體系西寧綜合試驗站將採取以點帶面的推廣方式,輻射帶動貴德縣農民種植綠肥,形成基於綠肥的清潔果品、蜂蜜等“綠肥+產業”鏈條,發揮產業示范帶動效果。

  “不管是有機肥、綠肥,都是為了讓農業生產更綠色,促進農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也為消費者提供品質更好的果品。”貴德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米紅芸說。

  果品種植助增收

  盛夏時節,走進位於河西鎮賀爾加村的青海省富禾源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的大櫻桃基地,滿眼綠意。農業工人正分散四處進行勞作,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整個基地顯得充滿生機。

  “你們剪枝時一定要注意哪些該剪哪些不該剪啊,不然會影響到后續果樹生長的……”公司技術員正在對工人進行詳細指導。

  這些工人有一定的特殊之處,他們多數是殘疾人,“公司帶動了30個農民就業,其中24人為殘疾人或者殘疾人的親屬。”公司負責人蓋建會告訴記者。

  2016年下半年,富禾源以650元/畝(1畝≒0.067公頃)從賀爾加村村民手中流轉了33.33公頃土地,其中20余公頃用來種植大櫻桃。四年下來,已經向村民支付土地流轉費用130余萬元。

  來自海東市平安區的李先順從2017年開始在公司就業。他曾經因為一場車禍導致了高位截癱。現在在公司負責大櫻桃的網絡營銷,每月工資為2100元。曾經瘦小的他現在不但長得白白胖胖,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的變化。

  同樣的,王春香有智力缺陷,為了帶動她家一起發展,公司雇佣她媽媽在基地裡干活,如今她媽媽已經成為了主力,修剪、噴藥、割草什麼都會干,而王春香也可以跟著媽媽一起到地裡干活。

  來自賀爾加村的蔡佔勝、陳啟香夫妻倆,把自己的土地流轉給了公司,不但能掙到土地流轉費,還能在家門口就業,“現在的日子真是一天過得比一天好,我們也像城裡人一樣每天上下班,還是夫妻結伴。”

  目前,富禾源的大櫻桃基地種植了5個品種的大櫻桃,既有“紅燈”“美早”等比較大眾、成熟的品種,也有“俄羅斯8號”等最前沿的品種。

  “我們有早中晚熟品種,這樣可以拉長採摘期。實行品牌化發展,定位中高端市場,目前注冊了‘櫻而’‘時和源’兩個商標,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進行銷售。同時發展鄉村旅游採摘,正在探索消費者‘包樹’這種發展方式,就是消費者來認領果樹,我們負責幫忙打理。等進入盛果期,還會考慮進一步加工,如櫻桃干、櫻桃酒等。”蓋建會說。

  創新方式助營銷

  盛夏時節,前往貴德縣的路上,青山嫵媚,綠草如茵,山坡上遍布著牛羊和姹紫嫣紅的野花。黃河谷地炊煙裊裊,黃河清清流淌,似一條翡翠玉帶鑲嵌在大地上。

  位於黃河谷地的紅柳灘村,一片面積53.33公頃的苞谷杏果園正果香四溢,黃澄澄的苞谷杏綴滿了枝頭。

  果園的“主人”青海知源特色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已經在這裡耕耘了10來年,通過與相關科研單位合作,進行品種優選優育,逐年優培,逐年種植,並依托有機化田間生產管理,如今的果園開始進入收獲期。

  “果園處於黃河河谷沖積帶,產區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氣候溫暖,雨熱同期,特別適宜果樹生長。所產果品皮脆肉嫩、清甜爽口、色澤鮮艷,果面附著高原特色的果油,營養豐富且綠色潔淨。”青海知源特色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滕樂知告訴記者。

  走進果園裡,枝頭上的苞谷杏引得人食指大動。摘下一顆一咬,口齒生津,滿口留香。

  果園深處隱約有人聲傳來,原來是公司的員工正在抖音、快手、淘寶三個平台進行直播,穿著藏服的“卓瑪”正向直播間的消費者介紹著苞谷杏的綠色生長環境等,並從樹上直接摘下后試吃給消費者看,告訴他們果子的甜度、水分等。

  這是滕樂知想出來的主意。從小長於貴德縣,長大求學離開后,滕樂知一直在上海打拼。因為對故鄉和記憶中苞谷杏的那份甜蜜的眷戀,10多年前他回到貴德縣開始從事苞谷杏的種植,並為苞谷杏取了個洋氣的名字——瑤谷瑪爾果,銷往上海、北京等城市。

  “苞谷杏是貴德縣的傳統果品,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果品產業化進程中也面臨著優質新品種選育、特色果品規模化種植、標准化生產、商品化處理、品牌化銷售等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我把苞谷杏取名為瑤谷瑪爾果,通過直播銷售,通過和上海等大城市的品牌水果供應商直接談合作,都是為了給它賦予新的內涵,把傳統和現代相結合,更好地推動產業發展,實現它的經濟價值。”滕樂知說。

  公司目前擁有苞谷杏加工車間、貯藏基地,記者看到,這些苞谷杏被一個一個單獨包裝后裝進禮盒,這種傳統果品通過新的經營理念和銷售方式,煥發出了新的生機。同時,推行現代化訂單農業,與農戶的聯結可靠、穩定,年收購果農苞谷杏23噸,支付果農收購資金40余萬元,為農村富余勞動力提供就業,帶動近500農戶發展,實現了產、供、銷一條龍服務。

(責編:劉沛然、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