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基礎,才能贏得未來(體壇觀瀾)

范佳元

2020年08月24日09:3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對CBA球員轉會、選秀不僅要給予足夠的關注,更應關注他們來自何方、如何成長

  進入休賽期的CBA(中國男籃職業聯賽)熱度不減,俱樂部引援、聯賽選秀等人員變動消息不斷,引發球迷的持續關注。

  通過轉會,球員在不同隊伍中得到鍛煉,新生力量的加盟為聯賽帶來活力,人員流轉導致球隊實力發生變化,會對聯賽排名、球市、收視率等產生一系列影響。因此,俱樂部、球員、球迷等多方關注也在情理之中。

  從聯賽角度看,以球員為代表的從業人員充分流動是衡量聯賽職業化、市場化程度的重要指標。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CBA的人員流動以及新秀選拔機制尚處於起步階段,距離充分市場化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這與中國籃球后備人才培養方式和球員上升渠道密切相關,以參加2020年CBA選秀大會的球員為例,可謂多種模式並存。審視這些球員的成長軌跡,有的從體育系統體校選拔,有的從教育系統的籃球傳統項目學校或籃球特色學校走出,有的是CBA俱樂部與體校、學校合作培養,不一而足。

  各種模式有各自的形成背景,也有各自的優點和挑戰。在中國籃球發展區域不均衡、職業化市場沒有發育到足夠程度時,多模式的籃球人才培養和輸送形式將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存在。

  眼下的選秀大會匯聚了來自不同地區、不同背景的年輕球員,參選和入選人數越來越多,無疑推動了聯賽的職業化改革進程。這些新秀與俱樂部雙向選擇簽下工作合同,對完善人才選拔、流動機制是一種有益的實踐。

  不過,中國籃球后備力量還比較薄弱,大眾對體育的認識和投入還需要一個過程。擴大籃球人口、理順和規范籃球人才培養和選拔渠道才是夯實項目基礎的重要環節,這一系統工程還在探索中。

  我們對CBA球員轉會、選秀不僅要給予足夠的關注,更應關注他們來自何方、如何成長。因為球員是聯賽的主體,更是中國籃球充滿生機、持續發展的源頭活水。

(責編:劉沛然、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