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青海全面推進地方治理現代化的戰略指針

孫發平

2020年08月10日09:49  來源:青海日報
 

  地方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承上啟下的橋梁紐帶作用,在黨和國家治理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青海省委十三屆八次審議通過的《中共青海省委關於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推進地方治理制度創新和治理能力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總結了歷屆省委推進地方治理的寶貴經驗,分析了青海推進地方治理面臨的形勢、存在的問題,明確了構建具有青海特點的地方治理制度體系的主要任務,提出了全面提升治理能力的主要舉措。《意見》是奮力推進青海治理制度創新和治理能力建設的行動綱領。

  一、《意見》是青海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實踐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深入闡述了在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中“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的重大政治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上的講話深刻闡述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圍繞堅定制度自信深入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重大問題,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科學指南和基本遵循。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指出,各級黨委(黨組)要在黨中央統一領導下,緊密結合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實際,推進制度創新和治理能力建設,要一體推進堅持和鞏固制度完善和發展制度、遵守和執行制度。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必須緊密結合青海實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矛盾,明確新目標,作出新部署。《意見》是青海省委科學把握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重要遵循,我們應立足青海實際,面向未來發展,生動地將其精神實質運用到新青海建設的實踐探索中形成的重大決策部署,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全方位推動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青海落地生根。

  二、《意見》是對青海解放70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地方治理實踐經驗的深刻總結

  青海解放70多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歷屆省委團結帶領廣大干部群眾始終把加快地方發展、增進人民福祉作為奮斗目標,從推進青海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到實行改革開放,從“治窮致富”“兩大歷史任務”“三區建設”“四個轉變”到“一優兩高”,不斷豐富地方治理實踐,有力推進了青海的發展進步。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青海省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圍繞青海重點治理什麼、怎麼治理,進行了不懈探索,創新和打造了符合青海發展階段性特征、在全國產生一定影響的治理經驗和治理典型,積累了許多可復制的好經驗、好做法。比如,率先在全國開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為實現“兩個統一行使”貢獻了青海方案和青海智慧﹔積極探索社會有效治理的實現形式,持續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推出“班瑪經驗”、藏傳佛教寺院管理“三種模式”、“平安與振興”工程,有效維護了社會的和諧穩定。同時,西寧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等一系列實踐和探索,進一步豐富了治青理政的新視角。《意見》在全面深入總結的基礎上,經過高度凝練,提出了青海在治理制度創新和治理能力建設方面形成的“八個堅持”的基本經驗,即:堅持把黨的領導作為治理之魂、堅持把以人民為中心作為治理之本、堅持把依法治省作為治理之策、堅持把加快發展作為治理之要、堅持把夯實基層基礎作為治理之重、堅持把改革創新作為治理之力、堅持把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作為治理之基、堅持把新青海精神作為治理之源。這些基本經驗是我們繼續前進的不竭動力,不僅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長期堅持和不斷豐富發展,而且為加快推進青海地方治理現代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意見》體現了青海積極應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和新冠肺炎疫情風險挑戰的政治自覺和責任擔當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格局加速演變,全球風險點不斷增多,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格局、對我國發展與安全正在產生深刻影響,青海發展的外部因素更加復雜。同時,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青海正處於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推進新青海建設的關鍵階段,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從青海全省來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突出,各種利益訴求不斷涌現、矛盾問題易發多發、不穩定因素交織疊加、風險壓力明顯增多,生態環境的特殊性、民族宗教的復雜性、發展不足的現實性,增加了地方治理的難度與挑戰。應對這些風險挑戰,既需要一系列戰略舉措的支撐,更需要一整套制度體系的保障。青海省委按照黨中央作出的一系列新判斷新部署新要求,主動識變求變應變,以全球視野和戰略思維,從“兩個大局”出發,准確把握青海在黨和國家全局中的地位作用和歷史責任,准確把握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新要求,准確把握全省各族人民的新期待,聚焦解決重點難點問題,謀劃地方治理制度創新和治理能力建設,使地方治理更好順應時代潮流、服務全國大局。可以說,《意見》體現了以現代化的治理理念、方式、手段扎實推進新青海建設的時代要求,體現了中央要求和地方工作、總結歷史和面向未來、問題導向和實踐求解的統一,體現了青海省委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和強烈的歷史擔當。

  四、《意見》是新時代青海全面推進地方治理制度創新和治理能力建設的行動綱領

  地方治理作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在地方層面的具體體現,必須按照國家治理體系框架的要求,深刻把握地方治理特征,創新做好地方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生態良好、民族團結、人民幸福、社會安定的制度設計,把制度優勢轉化為地方治理效能。《意見》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對青海推進地方治理制度創新和治理能力建設進行了全面部署。一是明確提出了青海推進地方治理制度創新和治理能力建設的總體要求,即:必須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全面落實“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持改革創新,以制度建設為主線,突出落實國家治理關鍵性舉措,突出創新地方治理關鍵性制度,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地方治理制度體系,加強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為深入實施“一優兩高”戰略,統籌“五個示范省”建設,強化“四種經濟形態”引領,建設更加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提供有力保証。二是描繪了青海推進地方治理制度創新和治理能力建設奮斗目標:即到建黨一百年時,“一優兩高”戰略深入實施,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不斷取得新進展,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顯成效﹔到二○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形成與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相適應的制度體系,基本實現地方治理現代化﹔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實現地方治理現代化,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青海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展現。三是部署了構建具有青海特點的地方治理制度體系建設的重點任務,從黨的領導、生態保護優先、經濟高質量發展、民生保障、保持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城市治理、農牧區治理、社區治理、民族團結進步九個方面進行了系統安排。四是提出了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建設的主要舉措,從組織領導、法治保障、行政效能、隊伍建設、科技支撐、制度執行六個方面進行了具體安排。這些重大戰略部署,必將有力推動青海地方治理與時俱進,更好服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可以說,青海省委從“兩個大局”戰略高度,以可能達到的最高標准推動地方治理向現代化邁進,體現了省委勇於擔當的責任使命,必將有力開創新時代青海地方治理的新局面,在推進地方治理的實踐中為國家治理貢獻出青海力量。

  (作者為青海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青海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責編:劉沛然、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