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奮進在決勝小康路上

——“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蹲點調研之一

趙睿

2020年08月10日08:46  來源:青海日報
 

特色農作物種植讓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農戶脫貧致富。 青海日報記者 陳俊 通訊員 白林娟 攝

盛夏時節,河湟谷地上的庄稼卯足了勁地生長,田間地頭孕育著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希望,寫在脫貧群眾的臉上。“住上新房子,日子過得攢勁!”在青海省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海東市樂都區七裡店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55歲的樂都區蘆花鄉本康嶺村村民李香蘭結束了一天的保潔工作,跟我們分享著成為城裡人的新生活喜悅。去年下半年,來自該區11個鄉鎮的1892戶貧困戶搬離窮窩,住到了功能齊全的城市社區。

希望,繡在群眾的針線中。在青海網絡廣播電視台抖音直播間裡,戴“青繡”香囊的網紅“土族新娘”精彩亮相,展示了土族傳統服飾。目前,海東市青繡手工技藝的繡娘近1.5萬余名。2019年,加工青繡產品及手工制品60余萬件,銷售收入達1200萬元。

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海東市持續保持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奮力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

措施有力戰貧顯效

全面摘帽,創造歷史新紀錄。

2020年4月20日,經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海東市樂都、民和、化隆三個縣區退出全省貧困縣序列。至此,全市6個縣區全面實現脫貧摘帽,書寫了脫貧攻堅史上的新紀錄。

各項脫貧措施成效明顯。海東市嚴格落實“雙組長”工作體系,將6個縣區劃分成六個戰區,由6名市級領導分別聯系一個戰區,緊盯“兩不愁三保障”目標任務,精准施策,真抓實干,著力補齊貧困地區發展短板,努力提升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全面完成了脫貧摘帽各項目標任務。

2018年7月,該市平安區順利通過國家第三方評估驗收,率先在全市實現脫貧摘帽階段性攻堅目標。“我們深切體會到,隻有把握正確方向,脫貧攻堅才有根本的政治保障﹔隻有激發群眾活力,脫貧攻堅才有基本的動力源泉﹔隻有廣泛凝聚合力,脫貧攻堅才有強大的綜合支撐﹔隻有夯實基層組織,脫貧攻堅才有穩固的堅實基礎。”平安區委書記靳力曾感慨。

截至2019年4月中旬,全市634個貧困村4.52萬戶16.9萬貧困人口脫貧,剩余10戶49人,貧困發生率從精准識別時的13%下降到0.03%。產業發展推動致富

脫貧是前提,振興促發展。

脫貧攻堅重點解決貧困群體的基本生活保障,而脫貧后的持續發展,才是確保群眾持續增收的關鍵,需要外部機會和內生動力雙重支撐。鄉村振興正是通過為貧困群體提供更穩定的發展基礎和發展機會,激勵內生動力。

海東市以產業發展作為重點,在培育扶貧主導產業、扶持參與產業扶貧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增收示范戶上持續發力。

互助土族自治縣威遠鎮卓扎灘村,早已不是那個採砂場塵土飛揚的舊模樣。2018年4月,村“兩委”將10.6公頃土地進行整合,帶動周邊前躍、納家等4個村融合發展鄉村旅游,實現村集體和群眾“雙增收”。“我們的原生態旅游景區,2019年門票收入830萬元,加上村民經營的農家院、景區務工、經營攤位等,實現了1300萬元的總體收入。”村黨支部書記顏章東說。

脫貧攻堅4年以來,海東市按照人均5400元扶持標准,全市累計投資8.28億元扶貧資金,落實5.36億元小額信貸資金,對4萬多戶15.31萬名貧困人口因戶因人實施特色種植、養殖、加工、餐飲、運輸等到戶產業項目助力脫貧致富。

以每村200至300萬元補助標准,累計投入財政扶貧資金1.45億元,通過專業合作社、能人大戶、旅游企業帶動等模式,先后實施鄉村旅游扶貧項目49個,直接或間接帶動188個貧困村4062戶貧困戶13339人貧困群眾實現生產性、經營性、勞務性多元增收。

先后投入財政扶貧資金1.03億元,實施6個貧困縣區扶貧產業園項目,拓展延伸產業鏈條,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動12954戶27797名貧困人口增收。

易地搬遷提升品質

搬遷只是手段,致富才是目的。

脫貧攻堅以來,海東市累計投資22.33億元,對6縣區63個鄉鎮343個村1.47萬戶5.3萬人實施了易地扶貧搬遷。

要做好鄉村建設、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構建鄉村治理新體系等工作,讓搬遷群眾實現從脫貧到小康的生活品質提升。

2017年,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實施北山鄉整鄉易地扶貧搬遷,成為青海全省整鄉搬遷首創。在搬遷后的北山鄉庄子溝村脫貧戶魯愛華家,現代化的家用設施透出一股城市的生活氣息,去年一家人在產業發展資金扶持下種馬鈴薯收入2萬余元,加上她擔任村團支部書記的工資和丈夫務工,家庭年收入近6萬元,穩定脫貧奔小康。

“北山鄉集中流轉土地533.33余公頃,解決季節性用工1萬余人次,成立勞務公司輸出勞動力110多人次,為21戶貧困戶提供廉租商鋪21間,協調解決保安、環衛等就業崗位358個。” 鄉黨委書記范承東說,利用這些搬遷的后續產業,村民進城后不僅過上了小康生活,還成功轉變為市民。

東西協作合力促小康

全國一盤棋,決勝在合力。

今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長遠看,東西部扶貧協作要立足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深化區域合作,推進東部產業向西部梯度轉移,實現產業互補、人員互動、技術互學、觀念互通、作風互鑒,共同發展。”

海東市牽江蘇無錫之手,全市6個縣區、18個行業部門、39個鄉鎮、35個行政村、8家醫院、47個學校與無錫市相關單位建立了結對關系,創立了“1+6+18+N”的無錫·海東攜手奔小康新模式,全方位、多層次、多領域的合作機制,逐步形成多形式、多層次、多渠道的扶貧協作,努力實現優勢互補、共贏發展。

無錫市先后落實幫扶資金5.03億元,實施項目198個,4.6萬名貧困人口受益。同時,依托人才交流,使海東市干部職工及農村致富能人的服務群眾能力和發展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化隆回族自治縣與江蘇無錫市錫山區結對以來,縣委組織部門先后組織3批30名專業干部到無錫挂職。簡玲是化隆縣農業和農村科技局干部,自去年11月從錫山區農林局挂職回來后的5個多月,她向無錫推銷了1500多公斤化隆牛羊肉,銷售額達到10萬元左右。她打算繼續推銷化隆的酸奶、虫草、璇雞、清油等農產品,並探索網絡銷售。

幫扶期間,無錫為海東打造了“影像診斷、重大手術、新技術化療、康復治療”等四方面重點醫療科室和“同步課堂”“主課提升”“副課規范”等3方面精品課程,建立了“甜葉菊”2個新品種實驗推廣基地,建成了1所(食用菌)科技服務超市……這些技術和產業 ,助力海東持續發展、村民增收奔小康。

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消除心理貧困,保持內生動力。

培育內生動力要將“扶貧要同扶智、扶志結合起來”。脫貧群眾實現物質脫貧,只是邁進小康的第一步,要實現長久富裕必須消除精神上、思想上、志氣上、動力上的心理貧困。“扶智”是學習知識與技術,“扶志”是用優秀的文化培育健康奮發的精神,兩者缺一不可。

海東市一直注重精神脫貧工作,通過結對幫扶、培訓學習、培樹典型、現身談致富等形式,從心理、思想、文化等層面教育群眾,感化群眾。在青海全省率先制定出台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的意見,補充出台了移風易俗獎懲意見等,通過政策宣傳、行政干預、法律介入等措施,有效遏制大操大辦、高價彩禮、厚葬薄養、人情攀比等陳規陋習,引導廣大群眾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努力營造移舊俗、除陋習、尚科學、倡新風的良好氛圍。

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查汗都斯鄉團結村的脫貧光榮戶馬克力木,今年把兒子的結婚計劃正式提上日程,他說:“以前娶媳婦彩禮都要二十萬元以上,很多村民都犯愁,去年開始執行新規后,他們村裡娶進的媳婦彩禮都在十二萬元左右。” 副鄉長馬德榮說。

從2018年8月份開始,循化縣為推進移風易俗工作提供組織保障和制度保障,大力為群眾減負,成為循化“內源式”脫貧攻堅的重要動力和精神脫貧的重要抓手。

……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海東市將在2區4縣全面退出貧困序列的基礎上,對標對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狠抓落實,集中力量完成打贏脫貧攻堅戰和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兩大重點任務,持續抓好農業穩產保供和農民增收,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保持農村社會和諧穩定,提升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確保脫貧攻堅戰圓滿收官,確保農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責編:劉沛然、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