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為本 產業為重 人才為要:"上海青"為果洛助力賦能

李彤

2020年08月03日09:03  來源:人民網
 

圖為8月2日,“上海援青專項基金”成立暨瑪沁二小“夢想中心”啟動。(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供圖)

圖為8月2日,“上海援青專項基金”成立暨瑪沁二小“夢想中心”啟動。(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供圖)

  人民網果洛8月2日電 (記者李彤)青海省果洛州瑪沁縣第二民族小學,有了一間特殊的“夢想教室”。今日,“真愛夢想—上海援青專項基金”在瑪沁二小成立暨夢想中心啟動。瑪沁二小的師生們,能夠享受來自上海的基金會提供的37門課程和為期5年的師資培訓。這是上海援青“社社合作”,引導社會組織參與援助果洛的新探索。

  “上海把改善民生作為對口支援工作的首要任務,2020年上海援助青海已經是第十個年頭了。”馮志勇是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副主任,作為上海市第四批援青干部,2019年他來到果洛州擔任副州長。

  談起援青的十年歷程,馮志勇說,第一批上海援青主要是以派干部、帶資金為主﹔第二批是在原有基礎上推進落實﹔到了第三批援建,上海市與青海省實施了雙方同步考核,強調“帶支票不交責任”﹔目前的第四批援建,是在前三批基礎上謀求新發展、創新上海援青模式。

  在馮志勇看來,“上海規范”是上海援青打造的亮點和品牌,抓“規范”就是抓住援建項目執行的“牛鼻子”。“我們建立了三方項目任務管理平台,由上海援青聯絡組、地方管理部門和第三方項目管理團隊構成,目的是降低項目變更率、提升新建項目開工率和完成率。”

  對於工作主線,上海援青的思路是“民生為本、產業為重、規劃為先、人才為要”。

  馮志勇說,在醫療、教育等民生領域,上海援青干部三年一調換,把在青海工作的時間跨度拉長了。本著一年做事、兩年解決問題、三年形成機制的思路,希望給果洛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隊伍。並開展了“組團式服務”,例如為果洛州人民醫院選派了一把手院長和三位骨干醫生﹔為果洛民族中學,選派了校長和高一至高三年級的骨干老師。

  “在產業幫扶上,生態畜牧業是果洛最大的農牧產業,我們從牦牛品種改良,規模化養殖,到精細化屠宰加工、冷鏈物流,再到品牌構建、市場拓展進行資源對接,全面賦能。”他說,在今年5月份,借助上海的消費市場,通過直播帶貨模式,兩個小時就有近3000萬元牦牛產品被認購。此外,還牽線上海市農科院,幫助果洛發展高原人工栽培羊肚菌產業﹔借力上海金融中心優勢,為果洛吸引外部資金。

  把上海社會組織的力量納入進來,也是上海援青探索的新模式。馮志勇說,社會幫扶與政府幫扶能夠形成有效互補,有些項目通過社會機構的參與,能夠做到小而美,提升幫扶效率。

  “當地人管我們叫‘上海青’,從右往左讀也叫‘青海上’,這本身是一種緣分。我們援青聯絡組和班瑪縣班前村結對,每名援青干部至少結對兩戶人家。在縣裡的援青干部一人最少結對6戶牧民,一對一‘結親戚’。”他說。

  馮志勇說,在果洛工作的一年,可以將援青工作歸納為“五好一高”,帶好隊伍、謀好規劃、建好平台、用好資源、管好項目、提高效率。

  “今年是上海援青十周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勝年,是‘十三五’收關‘十四五’謀劃年,這對上海援青既是一種榮譽,也是一場考驗。我們有信心把援助工作干細干實,做到‘中央要求、當地所需、上海所能’。”他說。

(責編:陳明菊、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