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工業用地上“生長”的園博園

鄭思哲

2020年07月30日09:22  來源:青海日報
 

西寧園博園鳥瞰圖。西寧園博園和西堡森林公園建設管理委員會提供

  7月18日,西寧園博園正式開園。這是西寧市綠色發展的又一生動實踐,是西寧市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建設新時代幸福西寧的又一大生態手筆。

  生態似水,發展如舟。曾經風卷漫天塵土的高原古城,如今身披綠裝,大踏步走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道路上,為城市促發展,為人民謀幸福。

  從北川河濕地公園到園博園,西寧一次次打破人們對這座青藏高原上惟一一座人口超百萬城市的固有印象,這裡可以秉承高原獨有的粗獷豪放,也可以包容江南水鄉的溫婉柔綿。

  一座從工業用地上“生長”出來的園博園,帶給我們的不僅是一處閑暇之余休憩漫步的休閑之所,更是一個見証綠色發展,幸福西寧成長的城市地標。

  一

  7月18日,一場不期而遇的降雨舒緩了前幾日的燥熱,也讓園博園內的植物顯得更加翠綠欲滴、艷麗奪目。園內飄蕩著雨后特有的芳草清香,沁人心脾。

  在園博園入口處,遠遠便能聽到瀑布激蕩起的流水聲。走到近處,一座龍形瀑布水流奔涌,激起陣陣水花。

  水,是園博園內眾多植物的生命之源,亦是串聯整個園區的重要景觀。園博園一期水面面積超過28萬平方米,景觀水系貫穿全園。

  走進園博園,一條蜿蜒清澈的河水貫穿全園,三座大小不一的湖泊相互串聯,碧綠的湖水岸邊,睡蓮、鳶尾、唐菖蒲、蘆葦等水生植物迎風搖曳,景觀石錯落有致,依次排放在岸邊,儼然一幅江南水鄉的圖景。

  園博園位於甘河和多巴新城的中間區域,原本是一片工業用地。因此,為滿足園內的植物澆灌,營造水上景觀,建設時,西寧市水務部門通過實施國寺營渠水系連通工程,對7.5公裡國寺營渠實施整治改造,從攔隆口處把湟水河河水引入園內,這既保証了沿線的農田和林地的灌溉,同時也解決了園博園營造水景的用水來源和園內植被的澆灌。

  而園博園內水系的另一個重要來源便是園區范圍內流淌的校場河。通過對校場河實施綜合治理,引水進入沉砂池沉澱,採取淺表徑流處理,通過一系列生物環保措施,解決校場河水脈衰微、泥沙大、水體渾濁的問題,讓水體清澈美麗起來,成為源源不斷注入園博園的主要水源。

  同時,園博園在建設之時,便充分利用了海綿城市“滲、滯、蓄、淨、用、排”的理念,利用園內湖泊、景觀水系、道路管網等設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水循環利用體系。

  雨天時,雨水會順著園內人行道上透水磚滲入地下,通過雨水採集系統,進入地下管道和周邊水系,之后再經過循環沉澱,最終成為清清湖水的一部分,以此實現對水資源的充分收集和利用。

  二

  走進西寧園博園,綠色自然是這裡的主色調,綠樹成蔭,垂柳拂面,芳草茵茵﹔成片成片的鮮花點綴期間,五彩斑斕,芳香四溢。

  由園區順道而行,兩側10多個形狀各異、大小不一的花池內20余個品種的月季花嬌艷綻放,香氣扑鼻。在丁香園,西寧市市花丁香花在園內迎風搖曳,淡淡的清香隨風飄散,引得不少當天前來游園的市民駐足欣賞,拍照留念。

  據園內的工作人員介紹,園內栽植各類丁香品種30多種,並且還種植了大量少見的玲瓏花、黃丁香、藍丁香、什錦丁香、羅蘭紫、金色時光、晚花紫、波峰等丁香品種。

  而在沿園博園的水系周邊,還栽種了大量的宿根花卉和時令花卉。有鳶尾、荷蘭菊、石竹、景天、馬藺、孔雀草、矮牽牛、波斯菊、金光菊等近數十萬株宿根花卉和時令花卉。花海、樹林、湖泊、流水,這些共同組成了園博園令人賞心悅目的自然風光。

  據了解,園博園內目前已栽植各類苗木6331株、地被花卉159.4萬株,草坪2000平方米、水生植物6萬株。

  由於青藏高原嚴苛的自然環境,適合在西寧地域生長的植被十分有限,而西寧園博園又是在高原地區建設的首個國際園林博覽園,因此,為了找到適宜西寧氣候環境,同時能夠保証園博園“常綠”的植被,建設者們耗費大量時間,多方比對、反復試驗,最終經過廣泛選種,選擇在園博園內大面積種植花期較長、適應高原的月季、丁香、牽牛等觀賞花種,同時選擇油鬆、雲杉、青杄等常青樹,以確保實現園內三季有花、四季常綠。

  西寧園博園和西堡森林公園建設管理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園博園二期將匯聚國內各地域園林特色,除建設園林園藝體驗館、北方園、巴蜀園、河湟園、牡丹園等花卉專類園外,還將引入熱帶、亞熱帶植物和其他一些特色花卉,讓人仿佛置身於熱帶雨林中,感受熱帶風情。

  三

  如果不是園博園周邊的工廠和遠處高聳的煙囪,人們根本想不到這是在一片工業用地上建起來的園博園,隻有園區內保留下來的一座老磚廠訴說這裡的今日與過往。

  三年前,園博園所處的地方還是一片工業用地,對於經濟基礎薄弱的西寧而言,這一塊工業用地原本可以為西寧的未來創造不少產值,但西寧市卻在2015年作出了一項驚人的決定:將436公頃工業用地用於建設西寧園博園。

  經濟欠發達的西寧此時能夠拿出一塊工業用地來建設沒有任何經濟效益的園博園,實屬不易。這需要一個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的定力,同時也需要在生態脆弱、欠發達地區走出一條整體實現綠色發展新路的勇氣。

  但綠色發展就是西寧的基底,生態優先就是西寧必須堅守的底線。

  於是,我們看到,三年前還是荒草叢生,到處是破舊廠房的荒地,如今已經成為繁花似錦、綠意盎然的美麗花園,成為了這座城市的綠芯,這座城市的綠肺。

  在園博園內,有一座三層20余米高的通海閣。走入通海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10個大字表明西寧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所堅守的信條,牆壁上一張張今昔對比圖片,訴說著西寧的過往,也記錄著西寧的蛻變,定格了綠色發展樣板城市、新時代幸福西寧的發展理念與產業路徑的成果,展現著“高原綠”“西寧藍”“河湖清”的生態基底。

  園博園的建設遠沒有結束,西寧的生態藍圖尚未完成。

  西寧市將繼續著力推進園博園二期項目建設,據了解,預計於明年建成並適時免費向廣大公眾開放。屆時,廣大市民不僅能從園林園藝體驗館內熱帶、亞熱帶植物展示及花卉專類園中體驗南方園林的魅力,還可以感受到修舊如舊的老磚廠改造帶來的文化體驗,更可以從園博園智慧景區建設中體驗到現代科技創新應用於景區建設的先進與便利。

  如今,西寧南北山森林覆蓋率達79%,公共交通全部實現新能源,城區綠化率達42%,空氣優良率達85.0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由3.2平方米提高到12.5平方米,在西北五省區中西寧率先建成國家森林城市。

  西寧園博園,只是西寧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的階段成果。未來,西寧將圍繞“一芯雙城、環狀組團發展”的生態山水城市格局,著力構建綠色發展空間體系,繼續建設城市綠芯,打造城市生態屏障,努力在生態脆弱、欠發達地區探索出一條整體實現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責編:劉沛然、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