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比賽大能量(體壇觀瀾)

劉碩陽

2020年07月28日09:2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7月24日,“00后”小將何宇鴻以10秒18的成績刷新男子百米全國青年紀錄,體育迷感到驚喜的同時,也記住了這場比賽——川渝田徑對抗賽。

  這項賽事今年首次舉辦,規模也不大,隻有四川和重慶的運動員參加,算是一場“小比賽”。然而卻有兩個特點:一是選手水平並不低,除了有潛力的新銳,還有黃常洲、楊磊等國家隊選手參賽﹔二是成績出色,除了何宇鴻創造的佳績外,其他運動員也創造了不少賽季最好成績。

  實際上,這種地區性甚至覆蓋面更小的“小比賽”,不僅是培養人才的沃土,也往往是高水平選手檢驗訓練成果的重要舞台。

  “小比賽”何以蘊藏大能量?在於競技性強,因為規模不大,便於組織,比賽頻次可以更高。年輕運動員能夠借此積累大量實戰經驗,在激烈的競賽中提升水平、迅速成長。有不少從中走出的頂尖選手仍然保留著參加“小比賽”的習慣,並將其視為重要的鍛煉機會。如此,賽事的競技水平能夠得到保証,年輕選手和頂尖運動員同場競技,相互促進,項目氛圍、賽事文化也會在一次次的比賽中積累起來。

  在國內,如今舉辦更多“小比賽”的條件越來越成熟。以田徑項目為例,近一兩年,一些按項群、地區分類的賽事逐漸開展。今年,在不同訓練基地分別展開的特許賽就彌補了賽事的不足。

  就目前而言,除全國性的錦標賽、大獎賽和冠軍賽作為“動脈”之外,還需要更多“小比賽”作為“毛細血管”連通各地,發掘、培養人才。舉辦這種比賽不必求大求全,貴在深耕一兩個項目。更好的賽事規劃、更充足的專業人才儲備、更專業的賽事組織,則是辦好“小比賽”的前提。

  對運動員而言,想要在更大的舞台上閃耀,“小比賽”的錘煉不可少。

(責編:陳明菊、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