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動放映中堅守初心使命

——青海省農村公益電影“十三五”發展紀實

王曉東 祁莉娟

2020年07月17日09:37  來源:青海日報
 

西寧市城北區薩爾斯堡小區居民觀看《戰狼》。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左圖:放映員在調試設備。

  右圖:瑪沁縣大武鎮麻吾村牧民觀看《沖出亞馬遜》。

  在行走於高原大地的公共文化服務大軍中,活躍著這樣一支隊伍:他們足跡覆蓋全省4169個行政村,行走在脫貧攻堅主戰場上,奮斗在群眾精神文化需要的陣地前沿,但不管走到哪裡,他們始終堅守著對電影放映的那份熱愛,用一方方銀幕為萬千家庭烹制“文化餐”,用一部部科教影片為農牧民群眾傳送“致富經”。他們有著一個響亮的名字——農村公益電影放映隊。

  近年來,青海省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工作堅持圍繞重大主題宣傳,結合重要時間節點,滿足群眾觀影需求,每年為全省4169個行政村及100多個寺院放映電影5萬余場次,用放映覆蓋率100%的“辛苦指數”提升高原廣大農牧民群眾的“幸福指數”,探索出了一條具有青海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務新路徑。

  進一步增強農牧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滿足感和幸福感

  2014年對於青海省公益電影放映工作來說既是發展元年,又是乘風破浪的關鍵一年。這一年,為順應電影事業發展需要,青海省整合優勢資源組織成立青海惠民農牧數字電影院線公司,承擔全省農牧區公益數字電影放映工作,為放映隊提供技術保障和設備維修、影片傳輸、下載、授權等服務工作。同時,以“企業經營、市場運作、政府購買、群眾受惠”為原則,在全省各縣組建公益電影放映隊,我省公益電影規模化、規范化、科學化放映之路由此鋪開。

  立足新時代,面對新要求,如何讓公益放映更好地服務於農牧民群眾?帶著這樣的思考,惠民院線深入全省30多個縣,對各縣、鄉、村、社的地理位置、氣候環境、人口密度、放映條件等進行調研摸底。通過“摸家底兒”,院線打破固有思維,因地制宜探索建立了“公益影片+商業影院”“農牧區+城市社區”“電影放映+社會治理”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模式,破解了農村牧區電影放映中的難題。

  針對個別放映員業務能力不強、服務群眾熱情不高等問題,堅持向市場要發展,引入競爭機制,採取公開招標的方式招聘電影放映員,實行統一設備、統一供片、統一技術規范。規模化、規范化、科學化的發展路子給全省農牧區電影市場帶來了活力,也讓廣大農牧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滿足感、幸福感進一步增強。

  短短五年時間,在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放映員干事創業的激情感召下,在農牧民群眾的衷心擁護下,院線從無到有,業務由弱到強。截至2019年底,全省已建有農牧區流動放映隊251支,其中寺院放映隊5支、社區放映隊2支、監獄放映隊8支,共有放映員276名,覆蓋全省6州2市4169個行政村。

  將一部部新片、大片送上農牧民群眾的“文化餐桌”

  電影放映是一項惠民工程,要使觀影群眾能夠看到好電影,苦練“內功”是首要條件,放映員的服務能力直接關系著群眾享受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十三五”期間,針對基層電影放映員多是“半路出家”、文化程度不高、技能掌握不夠的實際,院線每年都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到各市(州)、縣舉辦放映員技術培訓班,通過面對面、手把手的培訓提升放映員的“看家本領”。在完善放映管理制度上,建立從放映地所屬單位、當地電影主管部門、院線公司到省級主管部門層層監管、層層負責的“四級監管制度”,對不能完成放映任務和虛報瞞報放映場次的電影放映員實行末位淘汰。

  為提升公益電影放映“硬件”裝備,解決偏遠地區放映員下載影片路途遠、費用高的問題,籌措資金近600萬元,安裝數字電影衛星地面接收設備和公益電影放映設備衛星GPS/GPRS監控,一部部“冒熱氣”的新片大片被送上偏遠地區農牧民群眾的“文化餐桌”,為全省公益電影放映工作的正常有序開展提供了堅強保障。同時對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樹藏族自治州、黃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等地區進行數字放映設備更新和便攜式發電機配發,切實改善了高海拔地區公益電影放映條件。另外,還為基層電影放映員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最大限度地解除廣大基層電影放映員的后顧之憂,讓他們更好地服務群眾。

  關切農牧民群眾所需所盼,努力實現“點單式”放映

  青海地廣人稀、山大溝深,不少地方村與村的距離少則幾十公裡,多則上百公裡,群眾居住相當分散。在寒冷的冬季,數字放映機根本無法工作,5月至10月這六個月時間,就成了公益電影放映工作的“黃金季”。

  “我們的工作有苦也有甜。”這是放映員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苦的是下雨路滑,車輪深陷泥沼,來不及多想就要卷起褲腿蹚水推車。甜的是無數個夜晚人頭攢動,村民們相聚銀幕前感受光影的魅力。

  “一開始村民們不太理解,大概是覺得放映員面生。如今,隻要見到我,他們都會親切地吆喝一聲‘電影匠來啦!’”樂都區放映隊放映員黃得梅自豪地說。提起放映隊,家住樂都區的董其武豎起大拇指:“他們刮風下雨都不怕,開著小轎車風塵仆仆地來為我們放電影。”

  在這樣的默契互動中,放映員們奔跑在鄉村田野、牧區草原上,他們利用鄉鎮召開會議、賽馬會等群眾較為集中的時機,把放映帳篷扎在牧民的帳篷旁邊,扎在賽馬會場,追著農牧民放電影。“不用花一分錢,在家門口就能看到和城裡電影院一樣的電影!”這是群眾發自內心的感受,靈活貼心的放映方式得到了農牧民群眾紛紛“點贊”。與此同時,放映員發揮植根基層、熟悉群眾、流動性強、覆蓋面廣的特點,利用白天休息時間走訪群眾、了解掌握群眾所思所想、所需所盼,真正做到“點單式”放映。

  基層放映隊伍中涌現出了許多先進個人和集體,諸如從業36年放映近萬場的海東市“敬業奉獻道德模范”葉勝春,榮獲“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榮譽稱號並有著“草原夫妻放映隊”之稱的許國強、馬玉梅夫婦……他們用一顆顆為民的初心、惠民的熱心、愛民的真心點亮了高原群眾的生活,讓一個個寂靜的夜晚因為電影而喧鬧起來。

  商業影院“搭台”,公益譯制影片“唱戲”,形成“1+1>2”的協同效應

  近幾年,青海不斷拓展公益電影放映的內涵和外延,強化宣傳喉舌作用,在履行文化惠民職責的基礎上,不斷拓寬放映形式,讓黨的文化惠民政策“飛入尋常百姓家”。他們積極探索放映新模式,把公益電影從農牧區“搬到”城市,率先在全國開展公益電影放映進學校、進寺院、進工地、進社區、進監獄、進農村牧區的“六進”活動,嘗試“廣場放映”“廠礦放映”“軍營放映”,使公益電影放映與義務教育、民族團結、基層治理、社會幫教等工作緊密結合,其社會效益得到明顯提升。

  隨著群眾文化生活需求的增長,公益電影逐步實現了從“站著看”到“坐著看”,從室外看到室內看的轉變,這是公益電影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証。為了實現這一轉變,青海省先后在瑪多縣、興海縣、貴南縣、同德縣、互助土族自治縣、久治縣、達日縣等影劇院設立公益放映廳,並完成了農村電影放映設備對接2k放映設備的調試工作,免費為公益影廳放映安多藏語譯制影片240場,解決了藏區影院閑置和農牧民群眾觀看譯制影片難的問題,進行了商業影院“搭台”,公益譯制影片“唱戲”的有益嘗試,形成了“1+1>2”的協同效應。“十三五”期間,青海省首個公益電影放映室和公益電影固定放映點,分別在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極樂鄉和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過馬營鎮建成,村民們坐在溫暖的電影放映室看電影,激動地說:“以前放電影,如果碰到下雨,大家都趕緊往家裡跑。現在有了這麼好的電影放映室,不論風吹雨打都能看電影了!”

  “高質量+主旋律”組合的影片已然成為引領公益電影市場的新風尚

  現如今,“高質量+主旋律”組合的影片已然成為引領公益電影市場的新風尚。在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重大主題宣傳中,青海積極發揮小銀幕的大宣傳作用,先后開展愛國主義優秀影片放映、“我和我的祖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公益電影主題放映、“傳承紅色基因、共建鞏固國防”國防教育優秀電影展播、“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優秀影片展播等放映活動,用一道道精美的電影大餐豐富群眾的“文化餐桌”,在全社會營造出歡樂祥和、喜慶健康的文化氛圍。

  在助力高原文化奔小康的進程中,在公益電影“扶志扶智”上出實招,制定貧困村公益電影放映計劃,專人負責內容實施和影片放映,與各地放映員簽訂《貧困村公益電影放映責任書》,每年為相關群眾放映公益電影19464場次,觀眾達280萬人次。

  擴大安多藏語譯制影片的放映半徑,形成譯制、放映一體化的放映新模式

  作為一個多民族地區,青海近一半的人口為少數民族,而這當中藏族人口又佔絕大多數。為滿足藏族群眾的觀影需要,惠民院線積極與青海省民族語影視譯制中心和國家電影數字節目管理中心溝通協作,在提高優秀影片譯制質量、增加譯制影片訂購數量、收獲公益電影放映“粉絲”上下功夫,不斷擴大安多藏語譯制影片在少數民族地區的放映半徑,形成譯制、放映一體化的安多藏語影片放映新模式,讓眾口不再難調。組織訂購了《紅海行動》《湄公河行動》《上甘嶺》《鐵道飛虎》《勇士》《沖出亞馬遜》《唐山大地震》《太行山上》等一批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國產譯制影片,在全省藏區開展紅色題材電影放映活動,年放映場次達萬場之多。

  這些優秀國產譯制影片的放映,在鞏固全省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民族團結、社會和諧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從騎著馬去放映到開著小轎車去放映,從黑白膠片電影到彩色數字電影,從勢單力薄到形成合力,青海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工作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用榮譽“獎杯”和群眾“口碑”鑄就高原公共文化服務的精神高地,讓越來越多的農牧民群眾分享了中國電影發展的累累碩果,也感受到時代的飛速發展。

(責編:陳明菊、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