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的“溫情”

張洪旭

2020年07月09日09:37  來源:青海日報
 

  6月22日一早,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負責人肉保和他的同事像往常一樣,開著車正在都蘭縣溝裡鄉合支龍野生動植物保護救助中心附近進行日常巡山。

  “快停車,看那邊,好像是一隻雪豹。”順著身邊同事手指的方向,肉保看到一隻皮毛有些淺淺的霧灰色雪豹正趴在一堆亂石之中。

  當時,那隻雪豹一直盯著我們,雙眼雪白,身上有黑色薔薇形小花,尾梢比較粗,應該是一隻成年雪豹,它應該正在覓食,看到我們后它並不怎麼害怕,而是在原地來回走了一會,才離開。肉保回憶著當時看到雪豹的情景。就在發現這隻雪豹的前5天,肉保和他同事還拍攝到一隻歲數比這隻較老一點的雪豹在山中覓食。

  肉保介紹,雪豹具有晝伏夜出的生活習性,每日清晨及黃昏為捕食、活動的高峰。行動敏捷機警,動作靈活,善於跳躍,三四米的高崖可縱身而下。白天很少出來,有時會躺在高山裸岩上晒太陽,上下山有一定的路線,喜走山脊和溪谷,經常沿著踩出的小徑行走。因其常在雪線附近和雪地間活動,故名“雪豹”。雪豹的頻繁出現,離不開一個個辛勤工作的野生動物保護衛士。

  10年前,肉保辭去了任職10年的村委會主任一職,賣掉家中140多頭牲畜,通過各種方式籌措70多萬元資金,舉家從都蘭縣城搬到溝裡鄉,憑借自己的力量,搭建起了都蘭縣溝裡鄉合支龍野生動植物救助站。

  野生動植物救助站所在區域地形主要以高原山地為主,高山河谷、草原灌木叢、湖泊濕地等特殊地理環境和獨特的氣候條件,為各種野生動物提供了豐富的食料,據統計,這裡生活著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共16種。但由於人類活動的干擾以及生物鏈弱肉強食的作用,不少野生動物時常需要人類的救助。而肉保正是在了解到野生動物的困境之后才決定憑借自身的力量搭建起野生動植物救助站,為那些受傷的小動物們提供幫助。

  近年來,都蘭縣嚴格落實野生動物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對瀕危野生動物資源保護力度逐年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得到修復,野生動物棲息環境逐漸恢復,野生動物數量呈穩定增長趨勢。當年肉保搭建的簡易野生動物救助站現如今已成為都蘭縣溝裡鄉合支龍野生動植物保護救助中心。

  2017年,都蘭縣成立了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協會倡導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到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工作中來,依靠生態道德規范人們對野生動植物的保護行為。目前已有70多名關注生態環境保護的社會人士自願參與到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工作中。

  盛夏時節,溝裡鄉合支龍野生動植物保護救助中心附近枝繁葉茂,綠意無垠,救助中心內,一隻藏原羚正伸出脖子去餐桌上取食。“它是我們救助的小動物之一,在這裡時間久了,已經把自己當成了家庭中的一員。”肉保笑著說。

(責編:劉沛然、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