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草博士” 馬玉壽

董潔

2020年07月09日09:32  來源:青海日報
 

  草場上由於黑褐色腐殖土的裸露,變成了寸草不生的黑土灘, 通過多年來的大力整治,黑土灘終於煥發出生機。

  幾場雨過后,祁連草原上的野花在微風中搖曳,青草的味道沁人心脾,草原上的昆虫又開始活躍起來……在青海省畜牧獸醫科學院副院長馬玉壽的眼中,滿眼的綠色才是最美的風景。

  作為青海土生土長的“種草博士”,馬玉壽在青海大草原工作35年,通過大量的野外試驗研究,客觀科學地提出了黑土灘退化草地的成因,為黑土灘治理奠定了理論基礎。三江源生態保護與建設工程實施后,馬玉壽和他的科研團隊始終奔波在茫茫雪域高原。目前,果洛藏族自治州達日縣依托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退牧還草、黑土灘治理等生態修復工程,累計治理黑土灘5.3萬公頃,封山育林1.1萬公頃,草原有害生物防控93萬公頃。

  黑土灘猶如潰爛的瘡口,在美麗的草原上蔓延,要治理黑土灘,就要種草。要想讓黑土灘長出草,關鍵是要有適宜的優良草種。為此,馬玉壽從內蒙古等地引進了不少優良草種,但這些外來草種在高寒的三江源地區發不出芽。於是馬玉壽調整思路,從當地選育草種。

  為了仔細觀察牧草的生長情況,馬玉壽在試驗地裡近距離觀察記錄,吃午飯時眼睛也不離草苗。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從當地選育出的披鹼草、中華羊茅等一批牧草草種開始在黑土灘上生根發芽,同時他還研究出了多種牧草混播技術。

  “早熟禾是我這十幾年來發現的一個很好的草籽,這種草具有發達的根莖繁殖能力,草質柔軟,產量高,是高寒草甸區放牧的優質牧草,牛羊就喜歡往這片草地跑。”馬玉壽說:“早熟禾是我在海拔4000米的達日縣發現的,全名叫‘青海草地早熟禾’”。

  馬玉壽帶領他的研究團隊,選育出適合黑土灘退化草地恢復的牧草新品種青海草地早熟禾,並參與制定了有關種植技術規程。他們通過數年的艱苦調查和實驗,提出了黑土灘的成因及植被恢復的理論基礎和恢復方法,為三江源地區生態治理做出了杰出貢獻。

  治理之前,祁連縣默勒鎮瓦日尕村一到每年春季就會刮起黑色沙塵暴,牛羊吃不飽,餓死、病死是常有的事。牧民完德加現在說起當年馬玉壽從他家山上走下來的情形,還是那麼激動:“當時馬老師得知我家的牧場情況后,上山對黑土灘進行了詳細勘查,如今我家牧場的黑土灘在馬老師和他團隊的幫助下獲得了新生。他們還對牧場的每一季進行了合理規劃,我家的牛羊如今也多了,生活也越來越好了。太感謝馬老師了。”

  如今,完德加的生產生活狀況得到了很大改善,在祁連縣城買了房子,女兒和女婿則留下來和父親一起經營牧場。

  說起和馬玉壽一起種草的經歷,博士王曉麗回憶道, 2018在達日縣選試驗點的時候,團隊老師加學生十人左右,為了找到合適的試驗地,探索黑土灘的形成原因,我們跟著馬老師從早晨九點到山腳下,一直爬、一直走,爬到山頂大概2個小時。一路上,馬老師跟我們講解看到的各種植物以及形成各類地貌的原因等,下山又是將近2個小時。在山腳下席地而坐,啃著饃饃榨菜,吃著黃瓜西紅柿都感覺是人間美味,而這些對於黑土灘的科研工作者們來說都是常態。

(責編:劉沛然、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