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做好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2020年06月22日09:30  來源:青海日報
 

  哲學社會科學是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其發展水平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思維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質,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高度,強調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性,對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做出了重大部署。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哲學社會科學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哲學社會科學戰線是黨和人民的重要戰線。”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應深刻認識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性,深刻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從思想上緊起來,從行動上活起來,推動我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繁榮發展。

  一、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區別於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根本標志,必須旗幟鮮明加以堅持,首先要解決真懂真信真用的問題,帶著信念、帶著使命認真研學馬克思主義真理,學習馬克思主義關於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認識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掌握正確的研究哲學社會科學各個領域各個學科的世界觀、方法論,加強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的學習領會能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加強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二、營造良好學術風氣

  崇尚精品、嚴謹治學、注重誠信、講求責任、風清氣正、互學互鑒、積極向上是鑽研哲學社會科學的“根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應當積極主動用實際行動培植“根骨”,積澱深厚的學識素養,塑造高尚的職業道德,自覺遵守學術規范,做真學問、真做學問,抵制違背學術道德的假學問、假成果,不能格局狹窄隻顧個人利益、眼前利益﹔肩有使命、胸有情懷,聆聽時代聲音,回應時代呼喚,堅決與學術浮夸、學術不端、學術腐敗等不良風氣作斗爭。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導向,切實增強“四力”,把握群眾思想脈搏,聚焦人民實踐創造,自覺把個人學術追求同青海發展緊緊聯系在一起,推動哲學社會科學事業欣欣向榮。

  三、打造青海社科品牌

  近年來,我省的社會科學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同時,與全國比較,我省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水平明顯處於弱勢。因此,我們要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青海最大的優勢就在於獨特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我們要充分挖掘自身優勢,打造具有青海特色的社科研究品牌。全省社科工作者要結合我省實際在鞏固藏學、宗教學、民族學、歷史學等傳統優勢學科的同時,注重培育高原人文生態學等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發展潛力和競爭優勢的新興學科,力爭在生態文明建設、藏區社會治理體系、民族地區黨的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社會管理創新、公共服務均等化等研究領域,培育青海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文化特色,打造富有競爭力的青海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品牌。

  四、厚植人才成長土壤

  加快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關鍵在人才。聚群力、匯眾智培養哲學社會科學大軍,努力使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成為先進思想的倡導者、學術研究的開拓者、社會風尚的引領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促進優秀人才成長需要久久為功。提供發展平台。我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面臨缺平台、少資源的困境。哲學社會科學領導小組應牽頭抓總,整合課題立項、出版資助等資源,拓寬資政咨詢、成果轉化的渠道,暢通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與黨委政府部門合作轉化成果的渠道﹔健全激勵機制。認真貫徹落實《青海省關於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實施意見》《中共青海省委關於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實施意見》等,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形成合理的智力勞動補償激勵機制,激發社科工作者的工作熱情、創新動力。財政在資金上應加大投入,確保相關單位特別是專門的社科研究、管理單位人才培養資金能夠滿足激勵需求,為厚植人才成長土壤營造良好氛圍。

  (作者單位:青海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青海省委宣傳部)

(責編:陳明菊、楊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