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縣:黨建有力度 民生有溫度

創新宣講方式 筑牢基礎連民心

李雪萌

2020年03月31日09:02  來源:青海日報
 

“紅馬甲暖心行動”為孤寡老人送新衣

本報記者 李雪萌 通訊員 包成琛

近年來,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始終把聯系服務群眾、解決群眾實際困難作為黨建引領發展的落腳點,以“強組織、建陣地、聚人心、謀發展”為目標,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密切聯系服務群眾優勢,讓黨建有民生“溫度”、民生有黨建“底色”。

黨員干部給群眾宣講中央“一號文件”精神

祁連縣委組織部供圖

3月的峨堡鎮依然有些寒冷,在牧民昂毛家裡,峨堡鎮黨委組織員同時也是白石崖村“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宣講隊一員的才讓多吉從包裡拿出“中央一號文件”藏文宣講彩頁,用通俗易懂的藏語講解給昂毛聽。

自從全鎮開展“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宣講工作以來,才讓多吉和駐村工作隊隊員經常入戶為牧民宣解文件精神,並做到宣講方式上求“活”、宣講語言上求“土”,宣講內容上求“實”,讓牧民群眾切實了解和領會“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力爭把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上。

峨堡鎮白石崖村的卓瑪什加是70多歲的老人了,看到才讓多吉和駐村工作隊員們不厭其煩,耐心地向他講解民政低保政策時,卓瑪什加深情地說:“尕尾娘當!尕尾娘當!(辛苦了)”稱贊他們是守護草原牧民安康、為群眾遮風擋雨的“守護神”。

在祁連縣,像才讓多吉這樣充分發揮藏漢雙語優勢宣講政策的黨員干部還有很多。祁連縣組建了縣委宣講團、馬背宣講隊、帳篷宣講隊,深入鄉村、企業,採取“宣講規模小型化、宣講內容精准化、宣講形式多樣化、宣講語言鮮活化、宣講隊伍群眾化”和堅持“用民族干部宣傳、用民族語言講解、用民族文字闡述、用民族節慶展示、用民族文化體現”“五化五用”工作模式,用農牧民黨員群眾聽得懂、易理解的語言、方言,多角度、全方位深入解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精髓,《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和“中央一號文件”確定的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等,用黨的理論政策凝聚群眾。

創新宣傳方式方法的同時,充分運用“線上+線下”模式,實施“千家講堂‘巡講’”工程,以祁連山大講堂、中心組學習會、機關黨建聯盟、“支部統一黨日”等“線下”平台為主,邀請省內外知名專家教授,開展新思想、悟初心、惠民政策等專題講座。用活用足“遠程教育”“祁連先鋒”“走進祁連”“手機村務通APP”和“學習強國”等“線上”平台,定期推送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章、黨章黨紀黨規以及農牧民黨員看得懂、易接受、感興趣的特色種養殖業等內容,引導農牧民黨員、群眾“掌上學”,推動黨的理論政策入心入腦、實用技術得心應手。截至目前,全縣已開展宣講活動980余場次,4萬余名農牧民群眾接受教育,線上推送信息1萬多條,實現教育全覆蓋。

深化幫扶機制

聚力扶持暖民心

祁連縣夏塘村“第一書記”陶虎坐在80多歲的馬生昌家的熱炕頭上,兩人嘮起了家常,詢問完馬老爺子的身體狀況,兩人聊起了今年脫貧后村集體經濟收益情況,並告訴馬生昌脫貧后村集體可以為他們補貼一部分醫療保險的事情。話音剛落,馬老爺子竟拱手表達謝意,“感謝黨和政府對我們的幫扶,有了黨的好政策,有了你們這些為村裡辦事的‘第一書記’,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如此幸福。”一路走來,看著貧困群眾從不理解到熱情接待;從被動接受到主動交流,一點一滴的變化,讓陶虎在基層越干越有勁。

近年來,祁連縣牢固樹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堅持人財物向基層傾斜,多措並舉,深化幫扶,助力脫貧攻堅。

努力做大集體產業筑牢發展根基。按照“優勢村突破,一般村發展、薄弱村轉變”的原則,統籌整合資金7341萬元,為培育發展村集體經濟產業實體注入資金。聘請省、州農牧、林業、土地、財政等部門和新經濟組織方面的專家,以“農產品電商+市場營銷”等內容為主,採取集中授課、實踐考察等形式,對村“兩委”班子、村級后備干部和農村經濟組織帶頭人全覆蓋式培訓,受訓人次200余人。

縣財政、農牧、自然資源、金融、稅務等部門制定出台扶持培育村集體經濟實體產業政策,開通“綠色通道”,從簡化審批流程、減免配套服務費用、提供金融貸款優惠(黨員創業帶富基金)等方面助力發展村集體經濟。通過“抱團發展驅動一批”“盤活資源撬動一批”“特色產業發展一批”“多元疊加帶動一批”“項目帶動激活一批”的“五個一批”多元化發展模式,打好“地方牌”,創新發展方式,多種途徑搞活村集體經濟。截至目前,全縣45個村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全部突破10萬元,固定資產總額達1.48億元,累計為3萬余名群眾分紅1380萬元。

建立“支部聯村、黨員聯戶”幫扶機制。深化縣級領導“1+10”聯系服務群眾、“機關支部一線結對,在職黨員進村(社區)”等聯幫服務活動,全縣51個機關黨組織1700余名干部職工,以“一對一”“一對多”的方式與45個村級黨組織158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結對聯建,全縣3408名黨員在基層一線亮身份、踐承諾,服務群眾,扎實開展“紅馬甲暖心行動”和“十個一”活動,實現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的優化、整合、利用,幫助貧困村找准發展路子、拓寬貧困戶增收渠道。截至目前,幫助群眾辦實事好事5000余件,調處各類矛盾糾紛550起,落實幫扶資金210萬元。

依托“教育扶貧”“醫療救助”“雨露計劃”決戰脫貧攻堅。通過引進項目、孵化人才等形式,培育實體產業27個,開辦電商網店產業42個,培養挖掘機、汽車駕駛員、面匠、電焊工等技能型人才600余人,轉移勞動力6053人次。法治扶貧每月入村開展法治服務、依法治理、普法宣傳、法律援助、矛盾調解、信訪處理等工作,深入村社送法律上門服務135次,化解矛盾糾紛36件,宣傳教育121場次,提供法律服務36件,不斷運用法律為脫貧攻堅提供保障。

建強組織陣地

夯實根基聚民心

按照“破難點、重細節、活利用”的思路,祁連縣精心組織、合理規劃、整合資源、聚集力量,傾力解決黨組織陣地場所功能單一、利用率不高等問題,實現組織陣地規范化、標准化建設全覆蓋。

實施陣地建設“雙工程”。按照“九有九規范”和“六有兩統一”標准要求,先后投入資金3000余萬元,實施村級陣地“清零工程”和陣地“溫暖工程”,並配備取暖設備,實現全縣50個村級(社區)黨員活動陣地標准化建設,建成24個機關黨群活動陣地。堅持把村黨組織活動場所與“農家書屋”“遠程教育”“文化大院”“健身廣場”相融合,充分發揮村黨組織級活動場所教育培訓、理論政策宣傳、服務群眾、豐富文化生活“一室多用、功能兼顧”的作用,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組織開展“支部統一黨日”、談心談話等活動,引導黨員群眾強黨性、長知識、增和諧。

同時,創新網格服務,完善縣鄉村(社區)便民服務體系,實行村干部輪流坐班、群眾需求代理代辦、無職黨員網格化服務等機制,打通便民服務“綠色通道”,確保群眾辦事“有據點、找得到、辦得成”。

目前,祁連縣各村(社區)黨組織運用活動場所開展“支部統一黨日”活動300余次,講黨課300余次,召開支部黨員大會90余次,化解矛盾糾紛180余次。

(責編:王紅玉、楊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