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打造生態宜居的高原美麗城鎮樣板

楊燕玲

2020年02月03日09:21  來源:青海日報
 

  “美麗城鎮”是“美麗中國”的重要載體,城鎮的綠色發展和人居環境的優化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城鎮上承城市、下帶鄉村,是服務城市、帶動鄉村的橋梁紐帶。為此,青海深入貫徹落實“美麗中國”戰略和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提出的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大戰略部署,將建設高原美麗城鎮示范省作為重要載體,全面推進新型城鎮化,這是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構建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不斷引領形成經濟轉型新發展格局的有力舉措。

  近兩年,青海省新型城鎮化進入發展速度最快、發展質量最好的時期,以西寧為中心的城鎮體系不斷完善,蘭西城市群建設有力推進,全省城鎮化水平穩步提升,綜合承載能力持續增強,城鄉面貌和人居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但我們也應該看到,我省城鎮化建設還存在結構不優、水平不高、能級不強、特色不彰的問題,我們不僅要在綜合整治上下功夫,還要在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方面做文章,努力打造生態宜居、多元包容的高原美麗城鎮樣板。

  為美麗城鎮“塑形”。打造美麗城鎮離不開合理、有效的規劃建設。當前,我省城鎮體系不健全,中等城市斷層,小城市數量稀少,城鎮功能分工不清晰,發展關聯度低,“小鎮打底、一城獨大”的特征明顯。要解決目前的窘境,就要科學、系統、權威的高起點規劃,依托高原山水人文資源稟賦,以建設全省共享的現代高原美麗幸福“大西寧”,輻射帶動拉開城鎮骨架,集中打造河湟谷地城市群,提升西寧—海東都市圈輻射帶動作用,高質量建設發展特色小鎮,加快多巴新城建設,完善柴達木城鎮區集聚功能,謀劃建設泛共和盆地城鎮區綠色發展新增長極,推動形成“一群兩區多點”城鎮化發展新格局。

  為美麗城鎮“鑄魂”。美麗城鎮不僅僅要看得見的美,更要實現功能便民、共享樂民、興業富民、魅力親民、善治為民,打造出“城鄉等值”的美好生活。我們要從城鎮的設施、服務、品質、治理方面進行提升,優先加強老舊基礎設施改造,統籌推進市政交通、給排水和垃圾污水處理、公廁、能源供應等重要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鄉鎮綜合服務功能﹔開展環境綜合整治,保護好鄉鎮生態環境,增強生活服務功能,推進節水節能型鄉鎮建設﹔提高綜合管理能力的同時,不斷完善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社會服務、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社會管理等公共服務設施,提升政府公共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為美麗城鎮“添彩”。讓“美麗城鎮”彰顯文化、突出產業、展出個性。留住歷史文化記憶,延續傳承歷史文脈的同時,把蘊含民俗、文化、典故等諸多鄉愁的小鄉鎮,打造出文化韻味來,塑造體現當地風土人情、文化特征的特色風貌,全面提升城鎮建設含金量,提高城鎮建設美麗度﹔以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為理念,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大力發展綠色生態產業體系,培養和發展新的產業集群,不斷提升產業鏈水平,為城鎮發展找到可持續發展道路﹔全面落實創業帶動就業各項扶持政策,鼓勵支持勞動密集型產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和服務業發展,加大失業人員、大中專畢業生、返鄉農民工創業培訓力度,促進返鄉人員就地、就近創業就業﹔注重區域互聯互通,暢通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切實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形成市場與企業、產業與就業、金融與實體的良性循環。

  推進新型城鎮化是深入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推動“一優兩高”戰略實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青海現代化的迫切需要。今后,我們要以建設高原美麗城鎮示范省為抓手,不僅為城鎮“輸血”,也要提升城鎮“造血”功能,實現城鎮自然美、環境美、產業美、人文美,努力讓城鎮化空間發展格局更加完善,各類城鎮協調發展,規模結構更加合理,讓城鎮生活更美好、鄉村生活更富足。

(責編:陳明菊、楊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