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西寧11月16日電(蔣瑩)機身長14.2米、高4.4米、翼展17.6米、最多可容納12人的“迷你飛機”近日成為青海海西州旅游的又一網紅打卡點!
流雲似水、山川相繆,從1000米高空隔窗俯瞰,海西大地“棱角分明”。“這是我第一次坐德令哈飛往花土溝的小飛機,感覺就像是坐著一架空中游艇,還能在空中一覽翡翠湖的全貌,太興奮了。”據德令哈市民閆生旺介紹,在小飛機通航前,從德令哈到花土溝必須要坐14個小時的班車,票價也得200多元,如今花費同樣的價錢,“打個飛的”一個半小時就能搞定,非常方便。
網紅打卡,紅從何來?據悉,今年7月初,為進一步促進青海省航空旅游業發展、方便海西州農牧民群眾出行,青海機場公司與華夏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合作,開通“德令哈、格爾木、花土溝三機場通航短途運輸環飛航線”,實現了西北地區通航短途運輸零的突破。“我們要讓邊遠地區的老百姓不但能夠坐上飛機,還能坐得起飛機,讓民航領域跟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步伐。”青海機場公司總經理魏博平說。
探索與實踐,農牧民實現“飛天夢”。“自從德令哈有了環線小飛機,村民們隔三差五就找我幫忙訂票,想體驗下坐飛機的感覺。”在德令哈市尕海鎮尕海村,54歲的村委會監督委員劉兆福打開話匣,在他看來,一架小小的飛機不僅是通航這麼簡單,更是為世代生活在山溝溝裡的農牧民帶來了生活的“新盼頭”。
“飛機顛簸嗎?起飛的時候會不會頭暈?”眼下,第一次坐飛機的尕海村村民徐鳳花既緊張又興奮。前不久借著今年羊肉市場的興旺,徐風花賣掉了家裡的羊,美美地賺了一筆錢,為此,她特意用一次短途飛行來獎勵自己。
“原來周邊的農牧民們把機場當成一個景點,沒事就站在機場外看飛機起飛、降落,現在他們從一個觀望者變成了參與者,200元錢就能體驗短途飛行,坐飛機對於他們來說是一件特別驕傲的事兒。”德令哈機場運輸服務部巴力木措告訴本網。
如今,“春下種田、秋天豐收、冬天出去旅旅游”的新風尚在德令哈各村傳遍四方,5元錢從村口到機場的便民一條龍服務更是讓實實在在的幸福感“飛”入尋常百姓家。 “機場大巴不僅免費為德令哈的農牧民服務,而且村民隻要有出行需求就給我們機場打個電話,我們就能幫他訂票,真正做到全域惠民、全程無憂。”德令哈機場副總經理魏建晶表示。
雲飛輕快路,四海任游旋。截至目前,通航短途運輸航線——德令哈、花土溝、格爾木三機場累計保障航班954架次,保障旅客吞吐量7288人次,客座率達91.7%。
德令哈市文體旅游廣電局局長王少春表示,下一步,德令哈、花土溝、格爾木三地旅游部門將充分利用好此次三地環形航線資源,深度挖掘各地旅游精品,借助便捷的空中交通,打造海西文旅“鐵三角”。
國家公園省 生態文明窗 本報記者 祁宗珠 《生死對決》獲2019英國野生動物攝影年賽哺乳動物類年度總冠軍,《雪域精靈》獲得單項冠軍,《藏野驢》獲得提名獎。 10月初,青海攝影師鮑永清和樊尚珍在祁連山國家公園和三江源國家公園拍攝的三幅攝影作品摘得國際大獎的消…【詳細】
青海省根治欠薪實現“三個下降” 今年以來,我省採取措施,農民工工資受理案件、拖欠金額、拖欠人數實現“三個下降”。 我省著眼於實現到2020年農民工工資基本無拖欠的目標,堅持防欠與清欠相結合,採取專項督察、曝光典型案例、建立欠薪台賬、約談相關責任單位責任人、開展信用等級…【詳細】
你有一張大美青海的邀請函,請查收 游客在青海湖邊拍照。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游客在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游玩。新華社記者 趙玉和 攝 11月19日,《官宣!外交部將向全球推介青海!》全網發布以來,先后被各大極具影響力的新聞媒體、網站轉發,引起了巨大的社會反響和傳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