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自然
文物:洪水泉:喧囂之外的遺世朴拙
- 走近這非同尋常的建筑,在不計其數的磚雕與木雕藝術的海洋中游走,我不止一次感慨,當建造者在生產力低下的幾百年前,整整花費十三年的時間,在隻能依靠人工,憑借雙手和智慧的時候,修建如此宏偉的建筑所付出的艱辛與努力。隨著刻刀劃過后紛飛下落的木屑,又演繹過怎樣的曲折與玄妙?
關於這所清真寺,要說很多,朴素是它的特質之一。更值得一提的還是這所大寺的氣度與姿態,融合漢、回、藏等民族的建筑特點,包容並蓄,博採眾長,自成一家。理解、尊重、包容,是這所寺院給我的另一個啟示。【詳細】
自然:穿過兩個“平安”的河
- 湟水河,是一條很古老而且很獨特的河。
她孕育了兩大省會都市,即青海省會西寧和甘肅省會蘭州﹔更有意思的是,她還穿過了兩個以“平安”命名的城鎮,即青海省的平安鎮和甘肅省的平安鎮,這在全國來說恐怕也是絕無僅有的。
古老而又獨特的湟水,哺育了古老而又獨特的古驛,造就了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資源豐富、景色宜人的古驛平安,難怪清代詩人斌良要發出這樣的贊嘆:“不道平戎驛(平安鎮,明代稱平戎驛),風光雋可人。綠楊臨水潤,紅葉染霜勻。俗儉民衣褐,天寒屋積薪。晴川鴨頭碧,隨處浣征輪。”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