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青海頻道 >> 專題 >> 兒童節
征集西寧老照片 評選我們最愛的景點
80后兒時必玩的十大土游戲
編輯點題 更多>>
80后的我們,有很多的夢想,有的實現了有的破滅了。80后的我們,有的出名,有的默默無聞。80后的我們,退去青春年幼的智嫩,開始適應社會大家庭。我們的心裡都很清楚,我們經歷了太多太多。“六一”兒童節又到了,這似乎不再是屬於“80后”的節日。已經開始“奔三”的“80后”,漸漸為人母、為人父,或者為了自己將來的家庭而打拼。 今天就請“80后”網友們暫時忘記年齡的壓力,讓思想做一次穿越,跟隨我們的小編重新回味一下童年柔軟而美好的時光吧。
兒童節由來 更多>>
國際兒童節的設立,和發生在二戰期間一次著名的屠殺有關。1942年6月,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嬰兒,並把婦女和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村裡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燒毀,好端端的一個村庄就這樣被德國法西斯給毀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世界各地經濟蕭條,成千上萬的工人失業,過著飢寒交迫的生活。兒童的處境更糟,有的得了傳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則被迫當童工,受盡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戰爭中死難的兒童,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為了保障世界 詳細……
那些年我們一起唱過的歌謠 更多>>
圖憶童年 更多>>
西寧記憶 更多>>
大十字人行過街天橋建成於1993年。建成使用以來大十字天橋為溝通東西南北大街人行道路,方便行人安全通過十字路口和緩解車行道壓力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於受當時設計建設條件的限制,使得該天橋從設計、外觀造型及功能上均存在一些不足。
兒童公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30年代,西寧人在這裡導泉引流、筑堤掘湖,修造亭榭台閣,建成了供游人賞玩的園林,並取名為"麒麟灣公園",為當時西寧勝景之一,南川河西岸土坡下的一眼泉水也被人們稱作"麒麟泉"現恢復舊名,表現了西寧人對歷史的尊重,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籌建於1959年1月的西寧火車站,舊址位於西寧市城東區褚家營,當時僅有一座簡易的候車室,候車室內設售票處和行包辦理處等。候車室東側一座青磚的兩層建筑是車站的辦公樓,當時全站職工不足兩百人。
位於城西湟水與北川河交匯處南岸,總面積36公頃,是西寧市最大的公共游樂公園。1959年始建,后數次擴建,佔地40余公頃。主要游樂設施有花卉區、人工湖、兒童游樂區、動物觀賞區及美術展覽館等。這裡綠樹成蔭、曲徑回廊、水閣相間、鳥語花香、十分清雅。
80后偷偷“老了”的表現
·沒那麼憤青了,遇到不公的時候,會告訴自己,社會就是這樣
·看到小朋友在玩耍的時候會覺得童年真美好
·喜歡隱身了,不怎麼愛在群裡發言了
·小孩都開始叫自己叔叔或者阿姨了
·偶爾哼著的歌,還是好幾年前你熟悉的旋律,歌詞也許都記得不太清楚了,但是依然接著哼     
·有時候挺喜歡獨處的,上上網,聽聽歌,並且自得其樂,偶爾玩玩游戲  
·不怎麼愛發短信了,有什麼事還是通個話比較好     
慶"六一"動態 更多>>
·動物“寶寶”們也要過“六一”啦
·寧大路第三小學舉辦廚藝大賽 迎接“六一”
·烏蘭縣各界為幼兒園贈“愛心禮物”
·紅領巾心向黨 強衛和全省少年兒童共慶“六一”
·愛普生為青海省捐贈多媒體愛心課堂
·8歲的腦癱兒過了一個甜蜜的“六一”
·溫家寶在湖南湘西武陵山區看望留守兒童
·駱惠寧在格爾木市幼兒園親切看望小朋友和教師
·西寧市南大街小學舉行揭牌儀式 學生為學校題寫校名
·第二十八屆幼兒運動會拉開帷幕
那些我們一起追的明星